老捌叔是出了名的恶人,仗着家里兄弟多,在村子里横行霸道。

我家与老捌叔家挨得近,两栋房子间只隔着一条两米宽的路。这条路,是我们两家进出后院的必经之路。

我们家族人丁稀少,在村里力单势薄。母亲从不与人争吵,她常说,惹不起,躲得起。因此,我们两家平时少有来往。偶尔在路上遇到老捌叔,母亲生怕他挑礼,总是毕恭毕敬地向他打招呼:“捌叔,好!”父母事事小心,这些年,我们两家总算相安无事。

倒也是怪了!开春后,老捌叔打起了进出后院那条道路的主意。他早一锄,晚一耙,在靠他家那侧种起了菜。路越挖越窄,最后变成了单行道。

村里老辈人说:搭桥修路,子孙一路;挖路拆桥,断子绝孙。对老捌叔的举动,父亲百思不得其解,他怎么连自己家出入的路也要挖掉呢?

那天,父亲从后院猪圈挑粪出来,粪桶碰歪了几棵老捌叔种的辣椒。殊不知,老捌叔正猫在不远处的墙角,眼珠子死死盯着父亲的一举一动。见逮住了机会,老捌叔开始发难。母亲向他赔礼道歉,老捌叔却不依不饶,禁止我们从此路进出。

狐狸的尾巴总算露出来了,老捌叔开始毁路建房。他听说政府准备对农村宅基地与房产重新确权,为占些便宜,才动起了歪心思。

父亲见状,再也忍不住了。那天中午,他喝了三两白酒。酒壮英雄胆,他肩扛一把锄头,气冲冲跑去老捌叔家讨说法。

“捌叔,这路不能毁啊,万一后院起火,水都进不来……”一进屋,父亲如霜打的茄子,蔫了!

“这地是你的吗?!”捌叔咄咄逼人。

“地倒不是我的,但路是我们两家公用……”

父亲话还没讲完,就被老捌叔推了出来。

“不是你的,你就少管闲事。我老捌要办的事,谁也拦不住。”老捌叔嘴角挂着冷笑。

父亲气得脸红脖子粗,却不敢吱声,捡起放在路边的锄头,低头而归。

回到家,父亲急忙打电话给刚考上公务员、在县公安局上班的二弟。二弟以“三尺巷”的故事安慰父亲——千里捎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官”,憋屈了半辈子的父亲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了,没想到二弟胳膊肘往外拐。父亲急火攻心,病倒了!

这下,老捌叔可高兴了。他开始扩建房屋,为了多占些地,故意挨着我家房子挖地基。连着下了几天雨,工人担心房倒屋塌,不敢再动工。一不做,二不休,老捌叔干脆领着自家兄弟上工,清理基坑里的水与泥。

病倒在床上的父亲,听到工地上的动静,急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茶饭不思的他,身体一天不如一天。

得知父亲病重,二弟火速赶回老家,连制服也没来得及脱下。父亲泪水涟涟,逼着二弟去抓人。一些乡亲闻讯赶来,告起了老捌叔的状。母亲急忙安慰大家:善人有善报,恶人有恶报,只是时辰未到。她劝二弟莫动气,以和为贵。

只听一声惊雷,天空大雨如注。二弟经不住大伙的怂恿,打着雨伞,冲了出去。

二弟刚出门,就听到母亲急促的呼喊:“满乃几,你爹摔倒了!”他转身跑回屋,搀起跌下床榻的父亲。父亲脸色煞白,直喘粗气,嘴里好像在说些什么。二弟说:“走,赶紧送爸去医院!”

一家人刚出前院,轰隆一声,身后的房子塌了,正倒在老捌叔身上。

C事业群(宝科) 戴海龙/文  连云云/图

点赞(1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