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中医诊所虽说位于城中村,却是声名远播。从外面看,颇具传统特色:门首一块黑紫匾额,上书三个遒劲的大字——济世堂,两边的木质楹联也是黑紫色,隶书镌刻大气端庄——但求世间常无病,我愿架上药生尘。从门里走出的多是女性,因为它是一家妇科诊所。

步入诊所,立刻就能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浓浓中药味,两个大号的药橱分成很多个小格,上面贴有各种药材的标签。一个店员麻利地用小戥称取中药,旁边还有位店员,不时将一味药材倒入药臼,叮叮当当地捣碎。一边墙角下,摆放着如今已经相当罕见的药铡、碾槽。唯一让人感到有一丝时代气息的,是墙上那张“免费代煎中药”的告示。

来看病的,需要先排号,然后坐到墙边的长椅上候诊。坐诊的老先生看上去有七八十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老先生先是把脉,再简单问几句,便提起桌上的小羊毫开具处方。这处方不像我们常见的龙飞凤舞,而是工工整整的颜楷,一眼望去还以为是字帖。开方之后,老先生还要跟患者交代几句,也就是医嘱了。然后,患者拿药方起身离开,下一位患者坐过来。

这位大嫂显然来自乡下,老先生号脉之后,开出两张处方:“第一张方子要十四服,每天一服,你在家煎药时放上三枚红枣一片姜。这十四服药吃完以后,再拿第二张方子去抓药,最多七服你就能好了,煎这副药不要放姜枣。拿方子回你老家抓药吧,带着一大堆中药上车下车的不方便。”乡下大嫂显得有些意外。她在候诊者的催促中站起身,又回身把一兜苹果放在老先生桌上,才向门口走去。

下一位患者很是年轻秀气,与别的患者似乎有什么地方不一样,陪同的小伙子大概是她的丈夫。年轻人来这里求诊的不多,基本全是不孕患者。老先生照例搭脉,但觉从寸至尺,脉象圆滑流畅,如盘走珠,不由微微一愣:“上个月来月事了没?”年轻人就是年轻:“啥月事?”后面候诊的大妈低声说:“问你来月经了没?”陪同的小伙子抢着回答:“没有,前一个月也没有。大夫,她这是啥病?”老先生又望了患者一眼:“你这是滑脉,应该是有喜了。”那小伙子急忙问:“真的吗?要开什么药吗?”老先生转头看了看他:“没有别的病,不用开药。”

两天后,一段名曰《且看无良中医如何敛财》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视频中,一个小伙子男扮女装,却被某诊所中医诊断为有孕。这家诊所,正是城中村里的“济世堂”。

iPEBG(济源) 孟宝记

点赞(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3年前 回复TA

好文章。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