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早已暗下来。


除了林玉,偌大的办公区空无一人,异常安静,唯有她敲击键盘的噼里啪啦声不时响起。当显示器上的时间跳到20:45,林玉的报告终于完工了。她揉了揉疲惫的双眼,发出一声长叹。


林玉是我的远房表妹,00后,大学毕业不到两年,在一家文化传媒公司设计部上班,加班可谓家常便饭。虽说她的工作效率并不低,但善良、朴实的她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同事的“求助”。结果,她成了大家眼中的“红人”,拜托她办事的人越来越多。


“林玉,你最好了,帮我复印一下这份开会要用的资料,10份就好,记得分开装订哦。”“林玉,晚上我要送孩子上培训班,你替我送设计样版给需求方吧。”“林玉,我有个快递到楼下了,你可以帮忙拿一下吗?”


大到做方案、改总结,小到拿快递、订外卖、打印资料……林玉成了办公室的大忙人,对此,大家美其名曰“能者多劳”。林玉内心有些抗拒,可担心拒绝会引发同事的不满,她还是一再妥协,步步退让。


林玉手上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很多时候,她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只能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个人时间加班加点地干。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林玉有时因此耽误了自己的工作进度,或者忙中出错被主管批评,憋了一肚子委屈。


有一次,周末早上七点,来自同事李姐的一个电话将林玉从睡梦中惊醒:“小玉,我儿子发烧了,老公出差,我得送儿子去医院,今天的值班你帮忙替一下,好吗?”


林玉前一晚在家熬夜赶报告,刚躺下不过两小时,此时上下眼皮直打架,恨不得睡上一天一夜。但同事有难求到自己,她不好拒绝,便一口答应下来。


没想到,周二上班时,林玉无意中从别人口中得知,李姐周六一大早就和别人去户外逍遥游了,所谓的“儿子生病”不过是个借口。这样的真相,令林玉又气又难过。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李姐要这样对自己?


时间久了,离职的念头不时在林玉的脑海里盘旋。去年12月,她想了又想,将一纸辞职报告交到了主管的手里。


今年3月初,我在微信上和林玉聊天,问起她的近况。林玉说,自己仍在原来的公司,不过已经“拨开迷雾见月明”,年前入账5万多元——除了年终奖,她还收到一笔项目奖金1万元。


原来,经过主管的多次沟通和挽留,林玉最终选择留下。经主管指点迷津后,她明白,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不能当老好人,该拒绝时就要拒绝。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是成长成才、升职加薪的秘诀。


林玉痛定思痛,开始学着适度地拒绝别人,努力提升自已。很快,她为部门项目的成功实施做出了不少贡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看到工资卡上的余额噌噌往上涨,林玉兴奋不已。更让她开心的是,主管透露,如果她能继续保持这份干劲,年中将让她负责一个项目,提成和奖金可不少。


在我们身边,不乏林玉这样的人。面对别人的“请求”,她们总是一口应承,不懂拒绝,导致自己的工作或生活变得水深火热。每个人都有拒绝的权利。千万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让自己变得焦头烂额。开了口,你会发现,拒绝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当然,身在职场中,同事之间免不了要相互帮忙,我们既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也要学会说不。学会辨别事情的轻重缓急,判断何时能够帮忙、何时需要拒绝。如果同事求助,你有时间有精力,不妨伸一下援手。可是,如果自身就已忙得团团转,手头的工作更紧急,帮助别人的“副作用”过大,那还是果断说“不”吧。


龙华园区  蒙春梅

点赞(1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