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毕业那年,我和十几个同学被深圳一家公司录用,一起南下打工。
初次来到深圳这个陌生都市,我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和热情。闲暇时,我们相约爬山、观海、逛街,欣赏那不同于北方的花红柳绿。尤其是如同天上宫阙般光怪陆离的世界之窗夜景,让我们特别迷恋。即便我们在深圳举目无亲,但身边有同学,依旧觉得快乐不孤单。
几年后,几位同学陆续回老家发展,我也要回湖南夫家生孩子。临行前,留在深圳的几个同学来到我们的出租屋小聚。我们一边热热闹闹地吃火锅,一边回忆校园时光,述说来深后的感触。大家还送给我祝福和礼物,打趣说,你是班里第一个结婚、生娃,果然没辜负你的001学号。
虽与同学分别,但我并无伤感,总觉得来日方长,以后随时可见。谁知,由于当时通讯不便,这一别,我和同学们竟逐渐失去联系。这一失联,就将近十年。
当我再次来深后,也曾前往原来的公司。可惜,公司院墙外的夹竹桃花开依旧,却已人去楼空。我只能望门兴叹,寻君不遇又空还。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走在深圳的街头巷尾或公园的茫茫人海中,都会下意识地四处张望,很希望看到熟悉的身影,听到熟悉的声音。但这种不期而遇的幸运,终究没有发生。
有一天,我下班坐公交车回家时,在手机上查看QQ信息。突然,我心念一动,在QQ搜寻栏试着输入班级代码。刹那间,QQ界面弹出了我们班级的大合照。那一刻,我简直不敢置信。我屏住呼吸,揉揉眼睛,再三确认,合照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让我不禁眼热。
我平复下情绪,赶紧申请加入班级QQ群,然后报上姓名。一下子,群里炸了锅似的热闹。同学们纷纷问我:“阿卫,这么多年跑哪里去了?”“你现在在哪?”“阿卫,孩子多大了?”
当我又看到“阿卫”这亲切、久违的称呼时,不禁仰天长叹:我这只孤雁终于找到组织归队啦。
让我更惊喜的是,小胖、阿娇、珍兰、小蔡等几个同学仍在深圳。再次相聚的我们已是而立之年,都已成家,有了孩子。时隔多年相见,我们却毫无陌生、疏离感,彼此依然是记忆中的样子。就连我们的孩子都一见如故,相谈甚欢。
席间,我才得知,多年来,同学们也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寻找我。小胖总觉得我还在深圳福田,时常开车遍寻。他和小蔡曾三番五次地在离我家不足五十米的半岛烧烤店撸串饮酒,而我几乎每天都经过店门口,却从未偶遇他们。谈及这些,我们不胜唏嘘,遗憾这近在咫尺的错过,又欣慰有了这般重逢。
也许正是因为同学们的红尘作伴,我顿时感觉深圳有了不同于往日的温情和牵绊,生活更多一抹色彩。
平日里,我们各自忙碌,有事相帮,无事小聚,彼此分享工作、生活和孩子们的成长故事。其他城市的同学时有来深圳出差、游玩,或谈生意,我们都相约一聚。每次,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天。女儿很是羡慕我们同学间这种不比孰富孰穷、不论谁长谁短,如家人一般的浓浓情意。
转眼间,我们毕业已二十六年有余。但愿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再见时,我们依然别来无恙。
龙华园区 李卫萍/文 蒋朝云/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