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了约莫一个小时,儿子醒了,大声喊着爸爸。我刚给他穿好衣服,他就从床上跳下来。看样子,他没事了。

上午,我和妻子带儿子去了舅舅家,吃完中饭就回来了。晚饭前,儿子一直吵着要妻子抱,妻子不肯,他又缠着我,我抱着他晃了一圈,把他放在沙发上,继续刷手机。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他歪在沙发上,昏昏欲睡。

我连忙过去逗他,问他这个精神小伙怎么不精神了。他张开双臂,还是要我抱。我抱起他,一摸额头,滚烫,耳朵也是红的。儿子发烧了!我慌了,这个时候感冒发烧可不是小事,估计村里的诊所、镇上的卫生院都不敢收,得去县里的医院了。

妻子也过来摸儿子的额头,又摸我的额头,确定儿子是发烧无疑。正在做饭的母亲闻讯出来抱起儿子,责备我俩是不是晚上只顾自己睡觉,没给孩子盖好被子。妻子让我去发动车子,她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母亲让我们莫慌,她先试试竖筷子。

我抱过儿子,他在我怀里瘫作一团。母亲先洗过手脸,然后洗了一只碗、三根筷子,碗里盛上半碗水。她一手扶着筷子,让它们立在碗中央,一手掬起碗里的水往筷子上淋。母亲从我们村里近几年过世的老人开始,逐一念叨他们的名字,说自己的小孙子是第一次回家过年,让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们不要吓唬他。

这样的场景,我以前经历过——小时候,母亲没少为着凉发烧的我和姐姐竖筷子。那时的我只觉得好玩,此刻看着母亲虔敬的模样,我突然觉得这是一件严肃又庄重的事情。母亲念到的那些过世老人的音容笑貌,也逐一在我脑海里浮现。

念到姥姥的名字时,我看到母亲身体一颤——她的手已经离开筷子,但那三根筷子仍立在碗里。母亲后退两步,双手合十说:“这是原(我小名)的细伢,叫波波(我儿子小名),是你的曾外孙,你不能吓唬他,要好好保佑他健康成长,清明节我们给你多烧点纸……”

说完这些,母亲用儿子的碗盛了半碗饭,然后拿着儿子的饭勺走到大门外,从屋外往里走,边走边喊:“波波诶,回来吃饭饭啰哟……奶奶喂你吃饭饭,快回来哟……”喊完,她径直走到儿子面前,把他的刘海从前往后捋。此时,儿子早已在我怀里睡着。我准备把他抱到床上,刚一起身,就感觉腰间钻进一股风,顺着脊梁骨冲到脖子,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真玄乎。

儿子又开始活蹦乱跳,家里的气氛瞬间活跃,一家人追着他喂饭。晚上刚睡着,我做了一个梦:儿子在舅舅家院子外踢一只放完烟花的纸筒,纸筒滚到一位老人的脚边,儿子追过去,撞到了老人腿上。我跑过去抱起儿子,连连道歉。老人转过身,我抬头一看,是姥姥……

iDSBG(龙华)  付勇/文  蒙春梅/图

点赞(11)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张怀璞 3年前 回复TA

很有意思。文字阐述的简单明了不拖沓,亲情却描述的很丰满,学习了👍

Frank 3年前 回复TA

真玄乎。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