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之前,我贪玩、调皮,是大家眼中的“学渣”,经常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对一个孩子来说,越是学习不好,越容易厌学。“赖学生”的标签,仿佛是贴在五指山上的一张符咒,让我这只顽劣的“猴子”压抑无比。每每“逃”出魔窟般的校园,躲掉田间劳作的大人,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茫然发呆时,我常常在想:这样黑暗、无聊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直到上了小学三年级,遇到班主任田有才老师后,我的成长轨迹才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童年的第一束光,终于照进了我幼小无助的心灵。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兼任语文老师的他给我们布置了课堂作业——一篇小作文,要求就自己做过的家务劳动展开写作,题目自拟。我拿着笔,稍加思索,便飞快地写了起来。还没到下课时间,我的作文《生炉子》便完成了。我没有检查,第一个将作业本交给田老师。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其他同学的作业本陆续发了下来,唯独没有我的。我心慌了,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什么。我深深地低着头,不停地抠着手指甲,紧张得不敢抬头。

终于,田老师说话了:“昨天布置的课堂作文,大家都完成得很好。不过,这里有一篇《生炉子》,是彩红同学写的。我先给同学们念一遍,大家一起听一听:有一天我放学回家,跑到灶屋里找吃的……”

一篇小作文,不到三分钟,老师就念完了,而我却像熬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宣判”。

“老师实在想不到,咱们班会有一位作文写得这么好的同学……”老师接下来还说了些什么,我已经完全记不清楚了。我慢慢地抬起头,惊讶地望向田老师。田老师正看着我,脸上满是笑容,目光里满是赞许。那笑容如同春风拂过我的脸庞、我的心灵,让人暖暖的。那一刻,我开心极了。

当作业本发到我的手中时,我不可置信地看着那大半页鲜红的评语,听着同学们的称赞,一时有些发蒙。

从那以后,我像开挂了一般,一改往日躺平的状态,挺直腰板,浑身充满力量,劲头十足地学习。三年级下学期,我的学习成绩由原来的班级倒数冲到前几名,拿到曾经可望不可及的综合评定“良好”评语。那年儿童节前,我收到最好的儿童节礼物——顺利成为一名少先队员。

时光飞逝,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但我一直忘不了田老师,忘不了他鼓励的话语、肯定的眼神,也忘不了他温暖的笑容、慈祥的脸庞,更忘不了自己在他这道光的指引下,通过不懈努力改变轨迹、焕然一新。这一切如同一颗神奇的种子,带着光和力量,在我的思想中、灵魂里,蛰伏、挣扎、破土、发芽……

人生匆匆,得遇良师,何其有幸。惟愿吾师一生安乐,康泰常伴。谨以此文,敬谢师恩。

郑州园区  赵彩红/文  蒋朝云/图

 

点赞(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