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好闺女,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要注意安全,阿姨祝你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对面的那位老人,话语里明明透着亲切和关心,可我却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但这是道别时刻,理智不容我多想。

“谢谢叔叔阿姨,也祝你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我微笑着说完再见,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他一眼。没有理会他担心的眼神,我便转身进了车站。

这是十年前,我第一次去他家面见长辈后离别时的情形。或许是我们太自信,又或许是想着“丑媳妇终要见公婆”,我和他在相识两年、恋爱仅半年后,就大无畏地走了这条路。结果……

异地恋、家太远,这可能是他的父母不看好我的最大因素。也许,还有一些不便说出口的原因,比如我家在农村,相貌也平平,等等。毕竟他在城市长大,又生得不错,人品性格更是出色。这样的男孩子,在本地找一个条件比我好的女朋友,不算什么难事。而我和他之间不仅家乡隔着省,也不在一起工作,在别人看来,“前景”实在渺茫。

从他家回来后,我像乌龟一样,躲进自己的壳里。有时,我像阿Q一样自我安慰:虽然他的家人并不中意我,但我也没有差到非他不嫁。可一想到这段感情就要终止,我又心痛不已:那是我想要携手共度一生的人啊!

在这种煎熬、撕扯的情绪中,我对他开始不耐、没有信心,不再把什么事都告诉他。我只觉得,我俩的感情要完蛋了,我们终有一天要分手。

“我妈说,你很懂事、很孝顺,就是觉得咱们两家离得太远了,怕你以后嫁过来了会想家……”当我直言他家人没看上我时,他一遍遍地小心解释。

“我觉得农村挺好的。山里环境多好啊,以后老了我们可以一块儿回去养老。”当我赌气说自己是农村人配不上他时,他又向我描绘未来。

“我一个堂嫂给我介绍了个女孩子,说是本地的,想让我认识一下,但我没同意……”当我不理他时,他照常给我发信息报告“行程”。

“宝贝,我们说好要一生一世都在一起的,你不可以反悔!”当我钻牛角尖,甚至打算提出分手时,他急得束手无策,让我不忍说出那两个字。

有一天,他兴奋地对我说:“我去找你吧?我妈已经不反对我们了。如果你不愿来济源,那我辞职,去你那边找工作。这样,咱们就能一直在一起了。”他还信誓旦旦地说,要来我所在的城市。

我怎么会同意呢?我的家又不在这里。如果两个人真的能在一起,总得在一方那边安家。他家只有他一个儿子,他的父母也年近六十,所以我希望安家的地方是他的家乡。于是,我下定决心辞职,做为爱奔赴异乡的那一方。

“我以为上次见过我父母后,你不愿意来这边呢。”他说的也对。虽然第一次见长辈未能“通过考验”,但在他家的那几天,两位老人对我的照顾真是细心又妥帖。如果不是离别时的“当头一棒”,我都以为自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准儿媳了。

当然,最后的最后,我的确如愿成了他们的儿媳妇。因为我是远嫁而来,公公婆婆对我照顾有加,从未让我受过丝毫委屈。如今,来济源已经十年有余,我们有了两个女儿,一家六口生活在一起,简简单单,却也温馨幸福。

“国庆节放假时间长,让亚坤开车带你和孩子们一起回娘家看看你爸妈。他们年纪大了,你们有机会就多回去陪陪老人。”十一将近,婆婆又开始了新一轮暖心“念叨”,让我欣慰又感动。

怎么说呢?此生虽远嫁,我心终不悔。

iPEBG(济源)  欧阳海燕/文   连云云/图

点赞(1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驭风而舞 2年前 回复TA

这样的好婆婆,真好。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