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是我的高中同桌,我们一度相互嫌弃,以吐槽对方为乐。“强制”绑定三年后,我们又成了一对拆不散的“塑料”闺蜜。
在熟人眼里,莎莎是“颜控”“恋爱脑”“傻白甜”。但作为她的长期“树洞”,我只承认第一条。从高一开始,我见证了莎莎一系列“花痴—倒追—甜蜜—被渣”的恋爱过程,并屡次亲耳倾听这位“虐文女主”的自诉。我只能说,惹人怜惜的“软妹”其实也是个“狼人”。
有好几次,莎莎在对方暴露出“渣男”面目之前,就已经移情别恋了。不过她足够聪明,总能提前占领道德高地,笑看渣男一败涂地,然后片叶不沾身地开启下一段恋爱。
没想到,莎莎这样久经情场的恋爱达人,也有踢到铁板的时候。今年七夕,她突发奇想、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地跨市跑来和我约饭。见面之前我已经猜到,她又有不可为外人道的秘密要和我这个“知心大姐”倾吐了。但我没想到,莎莎这次“翻船”竟如此彻底。
莎莎现在的这段感情,是为数不多以“男追女”的传统套路开篇的。隔壁部门的年下“奶狗”送一份文件的工夫,就对她一见钟情,之后嘘寒问暖成功上位。考虑到年龄差和经验差,我一直以为凭莎莎的本事,完全可以把这个纯情小男生操纵于股掌之中。
直到七夕这一天,莎莎盛装打扮,以“从头发丝精致到脚后跟”的“战斗”状态来见我。我脑子里顿时亮起了红色警报,小心翼翼地保持着惯常的调侃语气与她寒暄:“情人节跑来和我二人世界,是不是突然发现我才是真爱?”莎莎勉强地笑了一下,眼睛里尽是疲惫,连接话的兴致都没有,直接开启正题:“小红茶出轨了。”
小红茶是我给她现任男友起的绰号。鉴于她的情史过于丰富,记她那些曾经的男票的人名着实令我苦恼。为了让我们的聊天能顺利展开,而不是卡在“马什么梅”的死循环里,我给她的男友们一一订制花名,力求简单好记。小红茶综合了“福建人”和“热情”两个标签,算得上我的上佳之作。
不过我当时哪里还顾得上夸耀自己的创意,只一心想着怎么安抚眼前这个失魂落魄的脆弱女孩。
如果是以前,莎莎发现男友出轨,第一个和我讨论的话题是怎么报复完渣男再一脚踢开。可现在她居然支支吾吾地问我要不要分手,而且言辞中全是自我怀疑:“我之前赶项目,对他态度不好”“疫情期间胖了好几斤,颜值肯定下降了,但我可以减呀”“他以前都把我当女神,怎么突然就变了”“他可能就是微信撩骚,是不是我太过敏了”……
“和网友私会两天,盖着棉被纯聊天吗?他可真是柳下惠转世。”说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住嘲讽几句。但是,“毒舌”教育除了让莎莎更低落以外,显然没有任何作用。直到这场两人都食不知味的饭局结束,莎莎都在伤心于男友的背叛,又希望男友能回头是岸,以后再也不犯。
我心知肚明他俩最后肯定会分开,所以也不执着于劝莎莎马上放手。能让她开心点的话,顺着她也无妨。反正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信任值崩塌后,基本无法重建。
从男友劈腿的那刻起,感情就像看不见希望的股市,只会一路跌穿底盘。对方出去打个酱油,你都恨不得装上窃听器,担心他在外面拈花惹草。这种提心吊胆的关系怎会让人愉悦?
出轨、家暴这类重大情感危机,就像不断复制的晚期癌细胞,总归是治不好的。不管你怎么选择——当机立断放弃治疗或者怀抱希望继续抢救,结果都只有一个:死亡。
其实,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出轨就是人类的天性,因为基因需要不断繁殖,尤其是雄性。我说这话不是为了给渣男辩解,只是想对所有出轨受害者说:对方出轨,是因为他的道德良知不足以约束他旺盛的繁殖本能,受害者无需过度自我批判,让别人的错误摧毁自己的自我认同感。秉持“受害者有罪论”,卑微到尘埃里也开不出花。
根据“恋爱刮奖学说”,莎莎明显已经把“谢”字刮出来了,但还在不甘心地给这份爱情吊命。直到看到“谢谢惠顾”四个完整大字,她才肯承认自己眼光不行、手气不佳,这次没有遇上Mr.Right。其实,从“谢”字的一角被刮出来,她心里已经比谁都清楚:这次绝对一赔到底。但沉迷于刮奖的人,总是叫不醒的。
作者 邴雪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