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古时候的上元夜,也就是正月十五,晚上最热闹。因为过了这一天,年就要结束了。此时不尽欢,只能等来年。

上元节寓意一元复始,大地春回。在道教文化中,上元节还是天官诞辰——天官赐福嘛。吃货们有福了,能吃到香甜的元宵,还有其他各种美食;平时宅在家里少有出门机会的女人们有福了,可以和家人朋友上街观灯赏月看表演;做买卖的有福了,熙熙攘攘人潮汹涌带动了消费,赚的钱数到手抽筋;“夜猫子”们有福了,上元夜官府不宵禁,可以狂欢到天明;登徒子们有福了,灯光月色中,大街上的美女成群结队……

上元夜放花灯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与汉文帝有关。南朝都城建康的上元夜灯会已颇具规模,“落灰然蕊盛,垂油湿画峰。天宫倘若见,灯王愿可逢”。唐宋时期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上元夜更是“漫挂红纱满树头”,而且还有多种社火、歌舞表演,放灯时间长达三到五天,引得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那几日,官府不再宵禁,让大家可着劲儿玩,“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而且,上班族还获假三五天,到明代甚至放假十天,你羡慕不羡慕?

州城县城乃至乡村也是有样学样,热热闹闹地举行灯会。比如有个叫田登的知州,在上元节前贴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天,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笑柄。

上元夜,俗人们在大街上赏花灯、观舞龙舞狮与旱船高跷;文人雅士们则以制灯谜、猜灯谜为乐,谓之射虎;商人们也附庸风雅,搞些灯谜让人猜,猜中者赠送小礼品。连孙悟空他们也没闲着,上元夜还在金平府斗妖怪救师父呢;还有那个闯祸的李逵,把汴梁城的灯会搅成一锅粥。

上元夜除了热闹,更有浪漫。想想也是:天上有明月,地上有花灯,街上有美女,还不是一两个,而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如果不发生点故事真就奇哉怪也。于是,就有了传统戏曲《荔镜记》里的陈三、五娘一见钟情;有了乐昌公主与徐德言的破镜重圆;有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有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美好与“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的缺憾。

古人不但爱玩,而且很会玩。在上元夜,他们还举办“假面舞会”,就是戴着傩面具在街上表演,用潇洒的舞姿或出众的技艺吸引美女的注意,再择良机掀开面具,露出俊秀的面容、勾魂的眼神,岂不让情窦初开的小姑娘爱上一辈子?《大明宫词》里太平公主与薛绍相识的桥段,可谓情景演绎的经典。

上元夜如此美好、浪漫,所以就有人把正月十五称为中国的情人节。这个我赞成。国人好热闹,刚过了热热闹闹的团圆年,再过个甜甜蜜蜜的情人节,有灯有月来烘托气氛,也符合咱们的传统文化。如果哪一年赶巧了,正月十五与二月十四号是同一天,那就更好玩了。即使像今年这样隔一天的,也很有意思。

“今年春色胜常年,此夜风光最可怜。”又是一年上元夜,出门处处平安,回来“巳巳”如意。昨夜,你赏月观灯了吗?

济源园区  孟宝记/文  林曼婷/图

点赞(1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