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当地,面寓意新的开始,春节吃面寄寓了大家对生活、人生的美好憧憬。因此,每到大年初一,我家餐桌总会摆上一碗凉水面。面红亮亮的,十分诱人。而做凉水面,是奶奶的拿手活儿。

奶奶总会赶早起来忙活,选、煮、晾、拌,从不假手于人。倘若我们上前帮忙,反而会受到奶奶的一通数落。

这时,厨房是奶奶的私有领域,绝不允许有人涉足,否则便是对她能力的怀疑。我偷瞄几眼,她也会给我一个眼神警告。“奶奶做面帮不得”,成了我们家的规矩。

倘若你认为做凉水面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奶奶做的凉水面,讲究可真不少:

首先,须精选直径为1.75毫米的挂面。因为面太细了没嚼劲,太粗了不易煮透,口感不佳。挂面下到沸水中,煮八分熟后捞出,放入凉水中冷却,沥干水后洒上几滴菜籽油,放在菜板上静置。

接着,开始制作臊子。以前家里条件艰苦,臊子是由酸豆角配上姜、蒜翻炒而成;后来生活好了,便选用猪肉或者牛肉末,加上姜蒜翻炒,盛到碗中备用。

最后,取一只空碗,加入几勺臊子、凉面,再放入辣子酱、香醋,拌匀,洒上折耳根和香菜,一碗美味的凉水面就做好了。

小时候,每到春节,我总会记挂奶奶做的凉水面。玩饿了,我便回家嚷着要吃凉水面。奶奶笑呵呵地跑到厨房里忙活,没多久,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凉水面就摆到我的眼前。

我嫌在家吃面没氛围,便端到外头吃,还喜欢和邻居家孩子比较。我们各不相让,非得比出哪家的面味道最好,丝毫顾不上满脸油辣子的糗样。我们一边争执,一边拿筷子在别人的碗里夹上一口,但即便好吃也会佯装摇摇头,只为自家的凉水面打满分。

一旁的父辈看着我们几个孩子“把年闹”,只要不太过分,他们也不管。几位话家常的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露出几颗坚守阵地的大门牙……

时光飞逝,一晃二十余年过去了。曾经利索的奶奶身体已大不如前,记性也差了,有时候炒菜少盐多醋,招人嫌弃。慢慢地,她自觉退出了厨房。但春节一到,奶奶必定重掌锅铲,一丝不苟地做起初一当天一家人吃的凉水面。我知道,那是奶奶对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执着。

今年春节前夕,奶奶不慎把左手摔骨折了,没法再做凉水面。父亲提议在外面买,省得麻烦。奶奶虽有不悦,但也默许了。

大年初一,我和妹妹逛庙会归来,父亲从面馆买来的凉水面已摆上了餐桌。父亲一边将面和调料倒在大碗里搅拌,一边抱怨面馆生意太好,买面实属不易。

“快尝尝!”父亲招呼大家。

“真好吃!”妹妹夹了一筷子凉水面放入口中,发出感叹。

“比祖祖做得好吃多了!”小侄尝了一口。大家三下五除二,很快将整整一大碗凉水面吃了个精光。

而在他们没有留意到的角落,奶奶右手紧紧地握住筷子,眼里噙满了泪水……

业成光电(成都)周桃/文  蒙春梅/图

点赞(7)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