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夕,不少恋爱中的男女都忙着表白,朋友圈和办公室成了示爱阵地,线上线下处处皆“狗粮”。而小珉则对此类节日毫不感冒,有时还在情人节、520、七夕等节日当晚一个人去吃火锅。虽然餐厅里都是成双成对、卿卿我我的恋人,但她丝毫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什么异样。
小珉在一家银行工作,收入不菲,在成都有车有房无贷款。年近四十的她,至今仍是单身。身边给她介绍对象的人不少,她问:“我只谈恋爱不结婚,对方可以接受吗?”听到这一要求,大家都自觉退避三舍。
小珉是一位不婚主义者,可她却不排斥谈恋爱。有人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本质就是耍流氓。为了不背“感情骗子”这口锅,小珉在每次与男方处对象前,都会明确告诉他自己信奉不婚,如果对方不接受,那就到此为止。小珉有两次恋爱经历,一次是大学期间,一次是工作之后,两次都是和平分手。刚开始恋爱时,男方都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会改变小珉对婚姻的态度。可是,时间一久,男方觉得耗不起,就提前“止损”退出了。
也许受父母的影响太大,小珉对婚姻和家庭都存有成见。“为什么一定要结婚呢,难道不可以不婚吗?”小珉说,她拒绝的是婚姻,两人可以恋爱,可以同居,也可以有小孩,就是不领结婚证。结婚证,真有那么重要?她觉得,婚姻就是附加在恋爱之上的一张有法律效用的纸而已。这张纸不会给恋爱增色,相反只会给双方带来负担和束缚。况且,即便领了结婚证,也不能保证两个人就会白头偕老,也有可能分道扬镳,就像她父母一样。离婚后要面对一档子麻烦事,比如小孩的抚养、财产的分割。“太复杂了,多一事还不如少一事。”
如今,不婚主义者在逐年增加,尤其是发达城市更甚。在不婚一族当中,不乏家庭和谐、生活富裕的伴侣。他们虽然明确表示不婚,但仍然经常被亲朋好友问及婚姻。“结婚这事可大了,我要慎重考虑一辈子!”这是不婚主义者不失礼貌地对催婚者的回答。
的确,婚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结不结婚是个人的事,不结婚既不犯法,也不违背道德,何必按部就班地到了年龄就结婚?在这个年龄段,比爱情或婚姻更有意义的事情还有很多。况且,人离开婚姻也一样可以过得很好。我有一个家境优越的朋友,他也是不婚主义者。后来,他母亲得了癌症,希望他能给她找一个儿媳妇。他安慰母亲,并陪她一起到处旅游散心。最终,母亲释怀了,也支持他不婚,只要他过得好就行。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进入婚姻,恋爱时两个人的事就变成了两个家庭的事。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再放开手脚、无拘无束,甚至在婚姻中迷失自我。很多“大龄女剩斗士”都像小珉一样,基本实现了“财务自由”,生活质量比较高。她们害怕进入婚姻后,因为对方的经济条件,导致自己的生活质量下降,或者对方的家人企图用他们的三观来改变自己。如果要过这样的婚姻生活,她们宁愿一直单着,不勉强自己结婚,踏踏实实做一个不婚主义者。
对于爱情来说,婚姻意味着更多的担当、更多的责任。“让我结婚,是头昏了吧!”男生小唐说,好不容易长大、摆脱父母的掌控,一结婚又要陷入婚姻的牢笼,何苦呢!因此,他走了极端路线,不与女生谈恋爱,既怕辜负女孩,也怕对她负责,哪怕他年薪几十万。
可能,更多的人会说,现在不婚一时爽,老来卧床空留恨。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社会保障会越来越完善,只要自己现在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将来的养老应该不是问题。更何况,很多排斥婚姻的人并不排斥小孩,等到合适的时候领养一个小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成都园区 易奇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