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类似的案件很多,骗子利用人们一本万利的投机心理,轻轻松松就能搞到一大笔钱——在翻看这些案卷的时候,和大家一样,我常常对这些罪犯的无耻而感到愤怒,为那些落入并不高明的圈套的受害者而惋惜。
但这个案件多少有点与众不同。嫌疑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眼窝深陷,额头刻着几道皱纹,干枯的头发用一根橡皮筋扎着。这样的形象,和之前那些挥霍无度、衣着光鲜的同类案犯完全不同。人证、物证确凿,她却矢口否认,没有一丁点配合的意识。
队长对我说,碰见一个要钱不要命的主儿。现在,该你这个犯罪心理学专家出马了。
她对我的到来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我想,大概因为我是唯一一个没有穿警服来见她的同龄人。我们的谈话很轻松,第一天完全是邻家姐妹间的唠家常。我对队长说,可能要稍费周折。队长点点头,行,只要能搞定。
话题又落在了孩子身上。她的儿子很有上进心,不服输,自尊心强,也很犟——和我那个让人操碎心的孩子相比,儿子是这个已经单身十几年的母亲的骄傲和全部。儿子已经是个大二的学生了,学习很好,她每过几个月就去看望他一次。和当初为了缴纳巨额学习生活费用而差一点到街头行乞的处境相比,她此时已经有钱有闲更有能力来照顾儿子。
她说,关于案件什么都不会说。虽然她知道坦白从宽,甚至知道现在把赃款全部交出来,有可能轻判好几年。但为了儿子,她什么都不会透露。突然,她叹了口气,说,好久没去看儿子了,不知他现在咋样了。
我问她,你儿子上什么学校?
她低下头,十分羞愧地说,他上的是一所法警学院。
我接过她儿子的照片,心里揪成一团——我刚刚接到一个案宗,这个男孩为了一个女孩,把同学给捅死了。
作者 魏松/文 连云云/图
结局让人唏嘘
结局让人嘘吁,这个母亲全力保护的儿子却成了杀人犯,如果她知道了该有多伤心难过啊,可怜天下父母心,她用尽全力爱的人,却在用尽全力爱另一个人。
这结局反转的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