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村坐落于小镇边缘,是小镇的蔬菜供应中心。肖琴一家就住在这里,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剩下肖琴与弟弟留守在村里。转眼间,肖琴已经出落成待嫁闺中的大姑娘。善于持家的她美名远扬,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瓜园挑瓜,挑得眼花,肖琴最终嫁给了隔壁村的王伟。
在村民们的眼里,王伟配不上年轻貌美的肖琴。王伟比她大五岁,皮肤粗糙黝黑,轻微“地中海”。两人并肩走在村里时,免不了被人指指点点,王伟也感觉自己像是比肖琴老了十岁以上。时间久了,肖琴心中颇有不悦,跟王伟说话基本靠吼。
不久后,两人的儿子出生了。长期受母亲的影响,渐渐长大的儿子对父亲说话也不客气。对此,王伟毫无怨言,总是腆着笑脸对待老婆和孩子。那宠溺的眼神,让村民觉得肖琴母子就是他的绝世珍宝。
为了让娘儿俩过上更好的生活,王伟开始从事装修工作,四处打拼,留下肖琴在村里照顾儿子。
为了补贴家用,肖琴在镇上的超市找了一份推销染发剂的工作。小镇上人少,为了招揽生意,超市老板搞了个买染发剂包染发的业务。
肖琴本来相貌底子就好,生了孩子之后,更显女人味。一时间,镇上的老男人们在肖琴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队。其中,烟酒店老板的头发白得最快,染得也最勤。
肖琴带着一次性手套,非常温柔耐心地给顾客染着头发。轮到烟酒店老板时,只见他巧舌如簧,三言两语间就把肖琴逗得前俯后仰。其他店员打趣道:“老板,小心老王回来打断您的腿。”烟酒店老板哈哈一笑,眼神里透露出强烈的占有欲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得知妻子长年接触染发剂,在广州干活的王伟便劝她一年体检一次。听人劝,吃饱饭。虽然两口子日渐生疏,但肖琴还是听从丈夫的建议,去做了体检,结果被查出罹患淋巴癌早期。得知这个消息,王伟立即坐飞机从广州赶回来,在省医院为肖琴定了床位。
化疗后的肖琴单薄而蜡黄,如同一片枯叶落在病床上。王伟和母亲守在一旁,小声地说着话。也不知道老人家说了啥,王伟突然发怒:“癌怎么了,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救她!妈,你别说了,我不信,反正我是不可能放弃她的。”然后,他怒气冲冲地走出了病房。一直紧闭双眼的肖琴,眼角悄然滚落下两颗泪珠。
由于病情发现早,肖琴术后恢复良好,很快康复出院了。她辞去了超市的工作,带着儿子跟随丈夫一起去了广州。她还是和以前一样,吼着跟王伟说话,但她脸上却笑眯眯的,就好像她也得到了什么珍宝似的。
D事业群(武汉) 赵俊玲/文 连云云/图
挺不错的一篇小小说,尤其是那句瓜园挑瓜,挑得眼花,颇具生活趣味。
写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