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村流传着一首童谣:“小女娃像皮球,滚来滚去不中留,爹娘着急忙火,生个带把的扛锄头。”
杨树村旁边有一条小河,平时水量很少,一到汛期就河水猛涨,汹涌浩荡。村子对面,是一排小山坡。汹涌的河水撞上山坡后,被拦了回来。天长日久,山坡底下被冲出一片连绵数里的弧形河滩。
村长想把河滩开垦成稻田,但村民们谁也不想出力,开了几次动员大会,均不了了之。最后,河滩和山坡长满了草,沦为放牛娃和流浪汉的天堂。
冬去春来,河滩上冒出又细又嫩的青草,水灵灵的杨树叶在高高的树梢上摇曳,闪着光泽。一群人流浪到河滩,在小山坡上盖起茅草屋,住了下来。男人们挽起袖子,露着壮实黝黑的臂膀在河滩开荒;女人们腆着大肚子,吃力地洗衣、做饭,在山坡上种菜。
村里的二混子聚在村口的杨树底下打牌吹牛,谈论着这帮开荒人。有人吵着要去举报,把他们撵走。但这种没好处的事情,他们只是图嘴巴痛快而已,没人当真。
隔着一条河,对岸的生活就像是舞台上的话剧,被这边的村民看得一清二楚。因为是本地人,村民们的身份仿佛一下子高出了一大截,射向对岸的目光里充满了鄙视。随着对岸的稻田一块块成形,长势喜人的秧苗像绿色的地毯,逐渐铺满整个河滩,他们的目光开始变得不一样。在水稻丰收、谷物归仓的时候,村民们的眼睛里泛着一种怪异而又贪婪的光。
第二年开春后的某天夜里,河对面一阵喧嚣。火把的光照亮了夜,那群男女被和他们操着同样口音的人架上了车。漆黑的夜幕中,火把映照下的脸庞上布满不甘。茅草屋被点着,窜起两米高的火苗。
茅草屋化为灰烬,一场雨过后,融进了泥土。村里的孩子们踩在上面唱着歌谣:“撵走流浪汉,穿衣吃米饭。”
二混子们带着几个好事的村民,堵在村长家门口说:“那群人不会回来了,时间不等人,再不把稻田分下去,就来不及下秧了!”在大家的吵闹中,村长慢吞吞地走出来,站在因渗入灰烬而变得灰黄色的山坡上,为村民分稻田。每家都分到了一大块肥沃的稻田,人人喜气洋洋。人们非常默契地不再提及那天夜里的事情,就好像它从来没有发生过。水稻连年的长势非常喜人,就连最懒的二混子家里,也堆满了稻谷。
偶尔有货郎路过杨树村时,捎来了那群开荒人的消息。他们还在到处流浪,一边开垦荒土,一边执着地等着接班人的降生。
D事业群(武汉) 赵俊玲/文 连云云/图
开荒的辛酸,难以诉说。父母曾卖力开垦的荒地,种了两年蔬菜,村里回收了。邻居叔婶用力刨土,捡除树根,种了两季北瓜,刚有收成,村里也收了,做为耕地分给其他村民。
跌宕起伏、寓意不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