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深圳两千公里的老家,姜好有一块宅基地。
大学毕业后,姜好跟大部分同学一样,选择到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发展。在这里,她找了一份薪资不赖的工作,遇到一个还算不错的男人。在深圳房价疯涨的初期,感情稳定的俩人正式步入婚姻生活。他们想方设法,东拼西凑了首付,买了一套不算大的房子。从此,姜好的心里再没有了那种没着没落的感觉。
婚后的春节,姜好基本在先生老家度过。有一年春节,婆婆心疼她,让先生带她回娘家过年。母亲得知消息后,别提有多高兴了。姜好姐弟三人,弟弟妹妹都在县城安家,只有姜好工作、嫁人都那么远。所以母亲说,她回来了,这个家才算真正的大团圆。
那个春节,过得其实很平常。姜好和弟弟妹妹每天陪着父母,走走亲戚,串串街坊,一起做饭、看春晚,聊聊以前和现在的生活。他们每天都有说不完的话,虽然聊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姜好一度有回到小时候的错觉——以前,他们一家也是这样每天在一起。
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初五那天晚上,电视里正在重播春晚的精彩节目,一家人都在,母亲忙着整理姜好的行李。姜好和老公初七要赶回深圳上班,已经定好了初六的高铁票。母亲一边往女儿的行李箱塞东西,一边念叨着她在外要注意身体……以前,姜好总觉得母亲说这些话挺烦的,但现在她愿意听,并认真回应着每一句唠叨。
母亲仿佛无意间说了一句:“村东头二涛家已经在市里定居了,有一块宅基地想转让,你们姐弟几个要不要拿下来?”弟弟开口了:“我姐在深圳买房了,我和妹妹都有宅基地,要它干啥?”母亲停顿了一下,说:“万一以后有用呢?”最后,姐弟仨还是每人出了一份钱,让母亲拿下了那块地。
第二年,母亲突发疾病。等姜好赶回去的时候,母亲已经病重,糊涂得连女儿都认不出来,没几天就过世了。姜好透过冰棺凝视着母亲的容颜,那么安详,仿佛只是睡着了。她甚至想,是不是自己像小时候一样喊一声:“妈,我饿了!”母亲就会起来,笑眯眯地给她做些好吃的?
整个葬礼都是弟弟在忙前忙后,明明他比姜好小好几岁,但似乎一夜之间成熟了。母亲不在,他成了这个家的支柱。弟弟张罗着葬礼的一应事务,招呼各路亲戚。有些亲戚姜好都认不得,她也没精力顾及。她只是守在灵前,任眼泪流干,直到葬礼结束。
奔丧后,姜好准备返回深圳。临出发时,弟弟递给她一个红本本,说:“姐,你知道咱妈病重时跟我说啥了?”她猜不到。弟弟接着说:“妈那会糊涂得都不认人了,还抱着这个本子说,这是给小好的,小好一个人在深圳,总要给她留个根,你们谁都不能抢……”弟弟已经泣不成声。
姜好抱着那本宅基地使用证,早已成了泪人。她知道,这是母亲以自己的方式给她留下的牵绊。母亲希望她这片叶子,无论曾经到达过多高的天空,最终都要回归根的方向……
D事业群(龙华) 杨玲燕/文 连连云/图
感动...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
叶落归根,人之常情。文中的母亲,为子女考虑得真周到,让人感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老一辈的人,对宅基地的非常重视,宅基地是家,是根基,叶落归根的根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