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个月,我搬进了新宿舍。宿舍区环境清幽,室内上床下桌,舍友相当友好易相处。到了晚上,橘红色的路灯光从窗帘缝隙钻进来,更显静谧。

这如大学寝室一般的居住条件,不禁让我深深怀念起曾经的大一生活。

那年,我在地震后的高考中考过“一本线”,填报志愿时选择了江南地区的一所院校。开学后,我和父亲坐了四五十个小时的硬座火车赶去报到。

到校时,我们已错过学校规定的时间,但仍有学长热情接待、指引。办理完入学手续、帮我收拾好宿舍床铺后,父亲要去火车站,北上务工。而我,在奔波三个昼夜后终于可以好好地睡一觉。

这是我和父亲据理力争后的结果。我说:去江南的大学念一年看看,不行我就不念了。父亲虽认为这学校不值得就读,但还是同意了。

除了想象中的“毕业后不太好找工作”,这所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并非那么不堪,既有当代诗人驻校授课,亦有著名作家开办讲座。而且,校园环境极佳,学习氛围很好,与我梦想中的江南好风景别无二致。风则江穿校而过,到了夜晚,江上不时驶过灯光璀璨的游船。作为大文豪的故乡,在这座城市,水、船以及石板路最是司空见惯。

我就读的第一学期,学校举办了首届风则江文学奖。我踌躇满志,恨不得初来乍到就一展身手,拿下头奖,可结果却一败涂地。

同系另外的班级有两个女生长得十分出众,一个身材高挑、装扮新潮,一个乖乖巧巧、声音甜美。我喜欢上了她俩,可这段暗恋无疾而终。唯一有结果的,是我头一回上台参演的迎新搞笑剧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和欢笑,尽管我出场不到三秒。

喜静不喜闹的我没有加入社团,只是拼了命地从图书馆借阅文学书籍。那时,我渴望依靠写作博出位,可惜能力有限且不自知。这样的心愿既执着又荒诞,对有勇无才的我来说,当属“黄粱一梦”了。

大一下学期,我没有再去学校。老师打电话到家里,说学费已经交过了,你怎么不来上学?他们不知道,这是我留给自己的一份体面——我领过学校的奖学金。

在家混了几个月后,父亲送我到广东一所技校报到,我与清新繁华的“江南梦”正式作别。

成都园区  章涛/文  郁芳翠/图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