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救救我!”
周日晚上,我的大学好友微信群“快乐源泉”突然弹出一则求救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点开消息的瞬间,新的消息又来了——“下周一就要交PPT报告,但我连第一页都还没做。”
真是虚惊一场!我仔细一看,这两则消息都来自瑶瑶,那就见怪不怪了。毕竟,瑶瑶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
读大学的时候,瑶瑶就是我们班临时抱佛脚的“No.1”。期末考试前一周,同学们早已组团到图书馆或教室复习,但瑶瑶仍然优哉游哉地看剧、刷手机。考试倒计时第3天,她还在约人吃饭、四处游玩;倒计时第2天,她在床上睡懒觉;倒计时最后一天晚上,她才仿佛大梦初醒般,翻出课本和资料,急匆匆地跑到图书馆里熬夜复习。
习惯临阵磨枪的瑶瑶,成了班里的“补考专业户”。由于各科成绩不理想,大学毕业时,她只找到了一份收入低微的工作。
可瑶瑶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工作以后,她依然没有打败大脑里的“及时行乐猴”。
翻阅瑶瑶的微信朋友圈,总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和好姐妹逛街、吃大餐、看电影、打卡网红景点……真是一片岁月静好的景象。
但是,每次瑶瑶参与公司的重要项目,“快乐源泉”微信群里就会冒出她的“鬼哭狼嚎”——她又将工作拖到了最后一刻,在办公室焦头烂额地熬夜赶工。虽说她最终卡着点完成了任务,可效果嘛……她在公司呆了好几年,重大项目也经历了不少,却丝毫没有升职加薪的迹象。
“我一定要改掉拖延症!”
意识到拖延症带来的恶果,瑶瑶信誓旦旦地立下了目标。可每一次,她才坚持了几天,就又陷入了拖延的怪圈。
“及时行乐猴”不仅是我等打工人升职加薪的“拦路虎”,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去年国庆节,朋友超超的左侧智齿发炎,脸肿得老高。因为牙疼,他彻夜难睡,疼得翻来覆去,发誓第二天就去看牙。天亮后,牙疼没那么厉害了,他马上变卦:算了,下次再看医生。
然后,牙疼、脸肿、再发誓、再放弃……这三四个月下来,超超是吃不香也睡不好,“减肥”效果令人咋舌。
前不久,超超经历一番思想斗争后,终于让我陪他去看牙。没想到,牙医的一番话令他懊悔不已——因为拖得太久,没及时拔除发炎的阻生智齿,已造成邻牙龋坏。
就这样,超超不但最终没有逃过拔除智齿这一劫,还不得不多花几千元补牙。看着他近乎悲壮地走向牙科手术室的背影,我脑中响起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背景音乐。没多久,超超又以一副左颊高高肿起的模样走了出来,既让人想笑,也让人心疼。
像瑶瑶和超超这样的拖延症患者,都有一种诸如“我还有时间”“下次再说”的想法,不愿意提早解决“麻烦”。
但其实,他们也有不拖延的时候,比如,有朋友约王者双排组队吃鸡,果断放下刚翻开的书本立刻上线;一说打球,立马掀被、起床、穿鞋、出门一气呵成……遇到喜欢的事情,他们可谓执行力爆棚,可一涉及工作和学习,往往就成了“牛拉爬犁”。
拖延的代价,比它所带来的短暂欢愉严重得多。拖延症患者容易出现内疚、无力、自信心不足、自我否定和贬低、焦虑等负面情绪,工作和生活也因此深受影响。
根治拖延症,最好的办法便是勇敢直面心中的恐惧和畏难情绪。再难的事情,先动手再说。万事开头难,当迈出第一步后,你可能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然后,再坚持坚持,打败“及时行乐猴”,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摆脱拖延症也就指日可待了。
成都园区 李晓岚
万事开头难,但是只有勇敢迈出第一步,才能有机会认清自己的不足和缺失。进而改善缺失,完善不足,才有可能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