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失联了?


上周一,我的大学同学慧子突然在微信同学群发了一则“寻人启事”——“请问最近有谁见过李楠?有事找她,可发微信一直没回,打电话也没人接听。”


犹如一石击起千重浪,这条消息瞬间让同学群炸开了锅。


“前两天我给她发信息,她也没回,我还以为她贵人事多,顾不上呢。”“她好像很久没在群里发言了。”“哎呀,不会真出啥事了?”“可我上个月刚和她逛过街,她看起来一切正常啊。”


大家在群里讨论得火热,可真相到底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看到“寻人启事”,我不禁担心起李楠。李楠的老公正好是我朋友的哥们的哥们。一番周折,我联系上李楠的老公,这才真相大白。想不到,心细如发的李楠也有马大哈的一面。


周末,李楠回到深圳,约我吃饭叙旧。


“你这一失踪,可够吓人的。”一见面,我就打趣她。


“这次啊,我特意请了10天假,提前送孩子回广西老家。手机是我故意落在深圳家里的。”李楠笑了笑。


我忍不住一愣:混“圈”混得风生水起的社交牛人李楠,居然舍得冷落“真爱机”,远离“社交圈”?


李楠没有直接告诉我答案,反而聊起她回老家前的状态。


那时,她经常活跃于各个微信群,风趣幽默的发言总能挑起大家的兴趣,可谓一呼百应。她还是名副其实的“发圈王”“点赞狂魔”,逛一次朋友圈至少得半小时。


与此同时,她还有总也参加不完的聚会,经常晚上十点多才回到家中。有些明明是她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约饭、约玩、约聊,她也碍于面子而没有拒绝。她的生活被社交挤得满满当当,但她却觉得自己越来越空虚、焦虑,状态很不好。


前不久,生活在老家的母亲生病了,父亲打电话告诉李楠。她才猛地发觉,自己很久没有打电话回家了。她的业余时间、精力几乎全被社交侵占,反而与最该亲密的家人越来越疏离。她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关心爱人,没陪孩子去公园、海边游玩,又有多久没跟父母好好唠嗑了。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李楠将问题抛给我。我拍了拍她的肩膀,颇有同感地叹了口气。


白岩松曾说,30岁之前拼命做加法,30岁以后要做减法,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的确,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社交上耗费太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况且,在不少聚会上相互之间寒暄恭维、添加了联系方式的人,可能一两个月后就忘了彼此谁是谁。


我有个喜欢写作的广西朋友小周,曾经也频繁参加各种热闹的聚会,活跃在群聊里。可夜深人静时,他经常感觉孤独迷茫,觉得社交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他想看的书落了灰,想写的文章没时间构思、动笔。偶尔坐到书桌前,却空叹笔下难生花。年初立下的flag倒了,一年到头,也没几篇拿得出手的作品。


2022年,小周突然变了。他频频发表文章,还拿了好几个征文奖项,光稿费、奖金就入账十多万元。好奇之下,我打听到他的“爆发”秘笈。原来,去年小周痛定思痛,决定减少无效社交。他退出无意义的群聊,屏蔽了某些人的朋友圈,聚会也有所取舍。


有舍有得。投身于书海与写作的小周,很快突破了创作瓶颈,获得了大丰收。


所以,学会断舍离,适当给社交留白,才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掌控权。当我把这个答案告诉李楠,她笑了。


聪明的她,已经开始了“大扫除”行动,一边清理社交圈一边观照内心,轻松开心了很多。她打算,以后不时给自己放放“假”,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留给自己。“断舍离之后,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清爽。”


龙华园区  蒙春梅

点赞(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