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那天,我找了份在观澜湖协助放飞无人机的兼职。工作内容很简单,除了放飞前的准备,主要是表演结束后给两千多台无人机卸电池,然后装箱、搬上车。因为工资按小时结算,大家想多挣点钱,都很默契地“磨洋工”。不到四十斤重的箱子,我们也两个人一起慢慢抬。
但有个小伙子例外。他非常积极,独自装箱、扛箱。领队说,如果我们都能像小伙子那么主动,早就收工了。领队的话音刚落,小伙子更卖力了,扛着箱子就跑。不过,有好几次,车上接应的同事故意先接别人的箱子,将他晾在了一边。
我有点看不下去,过去跟小伙子说,每箱无人机价值一万多元,万一摔坏一台,我们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我可以配合他一起抬。没想到,被他拒绝了。收工点名时,我才知道这个喜欢单干的小伙子叫马小武。
虽说主办方下午给我们订的盒饭还剩下七八份,但收工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多,大家都急着赶地铁回家,没人愿意再吃宵夜。马小武说,那些盒饭没人要的话他就全部带走,送给睡在龙华汽车站附近花坛或天桥下的流浪汉。
他的话让我有些怀疑:一是我现在很少在深圳遇见流浪汉,二是这么晚了,他还跑去龙华汽车站那边,不累吗?
领队愣了一下,提醒马小武注意安全,毕竟那些盒饭早已凉了,如果别人吃了拉肚子,讹诈马小武要去医院做检查,那就是自找麻烦。
马小武说,他实在见不得这么多饭菜被扔到垃圾桶,太浪费了。盒饭里有荤有素,对流浪汉来说,简直就是美食。
我骑着电单车回家时,在观澜湖地铁站遇见了马小武,他正抱着那箱剩菜剩饭。我准备载马小武一程,被他拒绝了。我又劝,载他到竹村地铁站后,他再乘车,这样可以少坐五站地铁,能省一点车费。马小武同意了,让我骑慢一点。
路上,我终于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马小武说,他是贵州人,十七岁,之前一直在龙华汽车站附近做日结工。最近,他才在观澜一家小厂找到正式工作,包吃包住。
我问他,怎么知道龙华汽车站那里还有流浪汉?他说,自己上个月就睡在那边的天桥下面。
我心生顾虑,没再问下去。马小武又说,他知道哪些地方睡了哪些人,只怕箱子里的盒饭不够分。然后,他提起一个又一个名字。
我们到竹村地铁站时,已经快晚上十二点,出站口挤满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摊。炒粉、凉皮、烤肠、卤菜、麻辣烫……什么都有。
我停下了电单车。马小武穿过一个个美食摊后,突然回过头对我道谢。
彼时,远处的夜空正烟花璀璨。我朝马小武扬了扬手,想示意他看向天空。他却没有再回头,而是小心翼翼地抱着怀中的美食,慢慢走进了地铁站。
龙华园区 付勇/文 陈虎/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