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母亲有很多矛盾。
我觉得衣服丢进洗衣机洗就好,省时省力,母亲却觉得机洗不干净,非要坚持手洗。
我觉得洗碗要用洗洁精才能轻松去油渍,母亲却觉得残留的洗洁精伤身体,用热水跟丝瓜瓤就可以将碗筷洗得很干净。
我觉得拖地用拖地机既不费劲又不费腰,母亲却觉得布拖把更好,角角落落都能拖到。
我觉得出去吃饭轻松省事味道还好,母亲却觉得外面的饭菜不健康,还是在家里吃省钱又养生。
我觉得生活要断舍离,长期不用的东西应该早点处理,母亲却觉得赚钱没有省钱快,所以总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我觉得亲友间无事不登三宝殿挺好,母亲却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多联络感情,所以她喜欢去邻居家串门,常常跟老朋友视频聊天。
除了节假日返乡的短暂相聚,我跟母亲有15年没长时间在一起生活。常年在外上班的我成了一个地道的打工人,只关心赚钱跟自己。母亲却一直是家庭主妇,年轻时带大我们两姐妹,老来又帮我姐照顾两个孩子。在她眼里,家就是天,从未变过。
除了日常生活习惯不同带来的摩擦,我跟母亲还有更大的矛盾——我的婚事。她瞧不上我自由恋爱的对象,因为他家太穷了,穷到连一砖一瓦都没有。作为过来人,她希望自己的小女儿婚后也能活得骄傲,而不是深陷于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泥淖。可年轻气盛的我并不听劝,憧憬着和他一起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由于母亲极力反对,心高气傲的我跟她置气,一年多没有跟家里联系过。
还没得到母亲的祝福,我就跟他领证结婚了。我想,母亲不会原谅我了。可得知我怀孕无人照顾的时候,母亲妥协了,带着大包小包我从小爱吃的食物,坐了一整夜的火车,来到深圳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我担心母亲还是不能接纳老公,老公却劝我宽心,还提起他第一次上门拜访老人家的情形。那天晚上,我跟姐姐有事出门了,剩下母亲跟他两个人在家。老公很忐忑,母亲很无奈,两人坐在沙发上都很局促。具体聊了什么,老公已经忘了。不过,来自准岳母的叮嘱让他印象极其深刻:“我了解自己的女儿,她任性、单纯、性子急,脾气也不好,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所以你以后要包容她的所有缺点,不能欺负她。”
是啊,母亲那么了解我,怎么会忍心不管我。天底下只有母亲,才能在与子女意见不合时仍百般迁就;也只有母亲,愿意吃遍世间所有的苦,只为让子女能过上舒心的生活。母女之间的博弈,输的从来都是母亲。
因为孩子的到来,我身上渐渐有了母亲的样子:唠叨,敏感,谨小慎微;担心孩子吃不饱、睡不好,每日总有操不完的心。同为人母的我,渐渐理解了母亲。她只是跟世间所有的妈妈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
现如今,母亲已年近70,愿她长命百岁,尽享天伦。
龙华园区 宋真真/文 林曼婷/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