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有一种美食叫抄手,每次吃到它,我的心里都会莫名涌起一股暖意与感动。
我喜欢吃抄手,而且嘴很刁:抄手皮厚薄要适宜,不然入口不滑溜;馅儿必须手工剁,否则不够劲道。而奶奶包的抄手,一直令我怀念。
记得那时候,每次煮抄手,奶奶的动作都很利索。只见她熟练地挽起袖子,左手拿起装抄手的盘子,右手麻利地抓起一把又一把抄手放进沸水里。然后,她用勺子将黏在一起的抄手轻轻搅散,待到锅里浮起白沫,便立马加入凉水。
大概过了五分钟,奶奶捞出煮熟了的抄手,盛进早已放好味精、生抽、嫩豆腐沫等佐料的碗里。若是凛冬时节,再烫上几根豌豆尖相配,那更是美味。
长大后,因为工作原因,我很少和奶奶聚在一起。我对她的思念,藏在了一碗碗抄手里。可我尝遍了出租房附近餐厅的抄手,味道却总不如意。每次给奶奶打电话,我总是嚷着要吃她包的抄手。奶奶很开心,笑呵呵地叫我回家,到时准让我吃个够。
今年五月初,我因鼻窦炎住院治疗。八十四岁的奶奶得知这个消息后,很想来看我。但她晕车厉害,再加上年事已高,这念头只能搁浅。奶奶连夜包好一大份抄手,配着调料包,第二天托人带给了我。
那时,我吞咽困难,只能勉强吃一些流食充饥。我便让朋友先将抄手和调料包存放在出租屋的冰箱里。
因为担心我的身体状况,不会用手机的奶奶就请邻居帮忙拨电话。奶奶一天要打来好几次电话嘘寒问暖,直到听见护士叫我休息,她才肯作罢。住院的日子让我倍感折磨,幸好有奶奶暖暖的问候陪伴着我。而奶奶包的抄手,也成了我心心念念、出院必吃的美食。
在医院呆了半个月,我总算可以出院了。回到出租屋后,我迫不及待地取出冰冻在冰箱里的抄手,一边煮一边望着灶台上翻腾的水蒸气,仿佛置身于童年时代。
“咦,这抄手变味了。”抄手煮熟后,朋友尝了一口,吐了出来。
我将抄手塞进嘴里,发现味道确实有些怪。失望之余,我还是舍不得浪费,将剩下的抄手吃了个精光。结果第二天,我闹了好一阵肚子。
几天后,我回了一趟家。奶奶看见我,开心得像个小孩,手搭在我身上,把我当成陀螺转了好几个圈。发现我的身体没啥问题,奶奶推着我进了屋子。一进门,我就看到桌子上摆着她刚煮好的抄手,热气腾腾的。
“快吃吧!”奶奶招呼我。
我点点头,立刻塞了一个抄手到嘴里,可味道却和童年时相差甚远。扒拉了几口,我借口吃饱了,撂下了筷子。
返回成都前,奶奶连续问了我好几遍:“抄手的味道怎么样?”我这才后知后觉:奶奶的年纪大了,记忆力在持续消退。之前的那碗抄手,一定是因为她记性不好,才调错了味道!看着奶奶的笑脸,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楚。
奶奶已经八十四岁了,说话和手脚不再利索,可依然牵挂着我这个唯一的孙子。听闻我想吃抄手,我每次回家,她都不顾高龄亲力亲为。
突然间,我的眼泪涌了出来。或许,我再也吃不到儿时的抄手味道了,但奶奶对我的爱,永远都没有改变。
业成光电(成都) 周桃/文 蒙春梅/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