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一辆救护车开到了篾匠叔老屋的门前。
篾匠叔在广州突发脑溢血,住院几个月不见好,病危通知书都下了好几次。他苦苦哀求儿子张文星让他出院、送他回老家,但张文星一直不肯。后来,篾匠叔估摸着自己快不行了,就大骂张文星不孝,说自己如果死在外面会死不瞑目,死了也要缠着张文星,让他不得安生。张文星不得不松口,租了一辆救护车把篾匠叔送回家,还好没有在路上断气。
篾匠叔原名张国庆。在我们那儿,十里八乡都知道张篾匠。
庄稼人晒谷麦花生、筛米糠芝麻,甚至拾粪送肥,都离不了竹器。在我的印象里,篾匠叔经常夜以继日地编竹器。每次去张文星家玩,我都盯着篾匠叔,看他劈竹子、刮竹丝、编竹篮竹笼竹斗笠,目不转睛。那时,篾匠叔还跟我母亲开玩笑,说要收我做徒弟。
篾匠叔做的竹器好看光溜、结实耐用,附近几个村子的庄稼人都以家里有张篾匠编的竹器为荣。凭着这门手艺,篾匠叔一家的日子过得很富足。
张文星学习成绩不怎么样,但从小脑瓜子灵活,勉强读完高中后去了广州打工。他在一家物流公司开车送货,攒了一笔钱。看到儿子发展得不错,篾匠叔放下篾刀来到广州,拿出自己的积蓄,跟儿子合伙承包了一个物流点。没两年,爷儿俩就在广州市区买了房子。他们偶尔回老家,都是奔驰车开进开出,村里人已经管篾匠叔叫张百万了。
没想到,篾匠叔这次回来竟是这般光景。已经奄奄一息的篾匠叔让儿子背他出去走走。母亲听到消息,喊我去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我到时,张文星刚好背着篾匠叔出门。张文星神情憔悴,篾匠叔形容枯槁,头歪在儿子肩上,我喊他也没回应。还有几个在家的叔伯都跟着张文星慢慢走,看样子也是准备随时帮忙。
大家有一句没一句地说着话,说篾匠叔才六十岁多一点就得了这么个病,太可惜了。又夸篾匠叔手艺好,家里的菜篮子用了十几年还是好好的。听到这里,篾匠叔的眼泪大颗大颗地往下滚。大家劝他不要哭,等好了以后就住在村里,老家的水土养人。
走到村里的水塘、晒谷场,还有篾匠叔家以前的田地,大家就会指给他看,尽管篾匠叔没什么反应。但当说到篾匠叔以前经常砍竹子的竹林时,篾匠叔突然直起身子,往竹林方向指。
通往竹林的路并不好走,张文星已经汗流浃背,我几次想要帮忙,都被他拒绝了。从竹林出来时,篾匠叔已经睡着,听不到他的呼吸声,只能看到他瘦得只剩肋骨的胸腔在缓缓起伏。
第二天,篾匠叔去世了。我去给他磕头归来,经过那片竹林。竹林一片青幽,一阵大风吹过,偃而犹起。
iDSBG(龙华) 付勇/文 蒙春梅/图
年纪大了以后,看不得深情的东西。从张文星背好篾匠书出门开始,眼泪止不住来了。归家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叶落归根。
6.年轻的时候,大祖父外出打拼
没多久在商丘市里定居
那么多年他是西留石村
张姓祠堂里分出去的一支火
结婚生子成家立业
年老时,却瘫痪在了床
家住小洋楼,请了专职保姆
有一年我父亲去探望,临走时
大祖父紧紧抓着我父亲的手
他说,我想回家,做梦都想
死,都想死在家里
火也是恋乡的。从哪里燃烧
也想在哪里殆尽
越是年长的人越向往落叶归根,特别是人一旦大限将至,就会怀念自己出生的地方。事是真事,五一假期回老家遇到上一辈的人回老家“找地方”,跟着走了一遭,心里有点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