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姑奶奶走了,永远地走了。
祖父辈的最后一位亲人离世,我万分悲痛,世上再也没人叫我侄孙了。
满姑奶奶起病急而重,摔倒后就卧床不起,口齿不清,滴水不进。接到表叔急电,我的父母火速赶去看望。满姑奶奶见到娘屋人后,便安详辞世。
没有病痛的折磨,又有娘屋侄儿侄媳送终,是村里老人离世前最大的心愿。能得此福报,定是她生前积了德。
满姑奶奶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时常吃不饱穿不暖。屋漏偏逢连雨天,曾祖父英年早逝,曾祖母无力养活六个孩子,十二岁的她被迫嫁给一个二十多岁的卖货郎。与其说是出嫁,不如说是做了童养媳。
认命的她没有反抗,很快爱上了能说会道的卖货郎许哥哥。她不仅要洗衣做饭,还要下地种稻。生活的苦,对她而言不值一提,睡一觉,疲劳就消失了。真正的苦,是“断娘亲”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因为霸道的婆家不允许她归宁。一到深夜,她就偷偷地哭泣,想娘,想哥哥姐姐。
虽然痛苦,但满姑奶奶还是坚强地生活。年复一年,终于迎来了曙光。公婆见她生了儿女,又安分过日子,便同意她回娘家。
这些事,我都是从老辈人那里听来的。自打我记事起,满姑奶奶经常回娘家,每次都会住些日子。
目不识丁的满姑奶奶喜欢讲故事,其中大多数和“孝道”有关。
我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一个瞎眼老太太,膝下有两个儿子。老大很富裕,老二很贫穷。两人每日轮流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一天,她对大儿子说:“娘想吃肉了。”老大爽快地答应了,晚上送来一碗煮烂的白萝卜以假乱真。次日,她又对老二说了同样的话。老二听后,泪如雨下。回到家,他取刀从手臂上割肉,炖好后送到娘床边。娘边吃边说:“这肉好酸啊。”老二答道:“娘,可能是肉不新鲜,明日再买些就是。”老太太摆摆手,不久后含笑辞世。儿子们前往舅舅家发丧,半路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瀑,一声震雷,老大被劈死了。
这类故事听多了,孝道便融进我的骨子里,浸入我的血液中。
那年爷爷中风,行走不便。素来大大咧咧的我,突然多了些小心思,一放学就去爷爷房间陪他。爷爷被我逗乐了,也乐意去院子走走。我成了他的“拐杖”,祖孙俩一左一右,边走边聊,其乐融融。
长兄为父。满姑奶奶一回娘家,就围在爷爷身边,为其端茶倒水、洗脸洗脚、刮胡子、修趾甲。
相聚时光总是短暂,每次临走前,她都叮嘱我照顾好爷爷。
爷爷走的那天,满姑奶奶在灵前反复念叨:海乃几(我小名)对你好啊,你记得保佑他!
或许真是得了先人的保佑,一路走来,我顺风顺水,无病无灾,事业爱情双丰收。那年妻子怀上二胎,全家人都希望是个男娃。母亲祭祀先人时,特别为我许愿,祈求祖宗送一个男娃来。后来,妻子果真给我生了个儿子,出生日正巧赶上祖父的阴生日。满姑奶奶说这男娃是我祖父送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好人有好报,孝亲得福!
如今,满姑奶奶再也回不了娘家,再也不会给我讲故事了,但我会记住她曾经讲过的故事。满姑奶奶,愿您在那边吃穿不愁,一切安好。
宝科园区 戴海龙/文 蒙春梅/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