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是我带过的徒弟中,最安静的一个。
我第一次见他是在车间门口。他低着头,穿一双旧帆布鞋,手拿一瓶绿茶,显得很是拘谨。主管把他分给我,说是新入职的实习生,让我多带带。
刚开始,小张话不多,动作也不利索,干起活来总是小心翼翼,眼神飘忽,像害怕出错,又像担心被责骂。有一次,我让他帮忙搬几箱物料,他反应有些慢。我冲他嚷了一句:“你怕箱子咬你啊?”他低头笑了笑,什么也没说,开始弯腰搬物料。
有天中午,我看见他一个人躲在厂区角落的树下吃饭,装在上衣口袋的手机在播放川剧。
“你个90后,听川剧?”我半开玩笑地问。
他不好意思地说:“是我外婆喜欢。我小时候常陪她一块听,现在听着,像还能听到她喊我吃饭。”
我愣了一下,笑了。
后来,我们慢慢熟络起来。他不爱说话,但干活认真细致,手也稳当。每次我让他做事,他都不推脱,不嫌脏不嫌累。渐渐地,他成了我们组最靠谱的新人。
有一次,产线赶进度,我们要加班到深夜。因为胃不舒服,我坐在工位上休息了一会儿。他看见了,默默地接过我手头的工单。下班时,外面冷风飕飕。他将自己的薄外套披到我肩上,说:“师傅,你年纪大了,要注意身体。”
“我还没老到这地步。”我嘴上虽嫌弃,但心里暖得很。
小张从不在同事微信群里发言,也不参加团队聚餐,大家都说他“又怪又冷”。我却知道,他只是习惯了把事放在心里。
时光转瞬即逝,小张入职两年了,工作越发得心应手,连主管都夸赞他能独当一面。有一次,设备出故障,我们几个老员工一筹莫展。他冷静地蹲在设备旁研究电气线路,半小时不到就排除了故障。
“你这小子,什么时候变这么厉害了?”我打趣他。
他笑着回答:“还不是师傅带得好。”
工作间隙,我有时还会听到他轻声哼几句川剧。他说,那是他和外婆之间的“秘密通道”。
去年年底,他申请调去了测试组,说想多学点技能。离开前,他请我们几个老同事吃了顿饭。菜不贵,酒也不多,但他一口一声“谢谢各位师傅”,敬得真诚。
临别时,他悄悄把一副崭新的耳机塞给我:“这是之前你看中的那款,隔音效果不错。”
我一时说不出话,只是拍了拍他的背:“小张,你是个好娃儿,以后有空回来看看我们这些老家伙。”
如今,每当机器声轰鸣,我戴上他送的耳机,眼前总能浮现出那个穿着旧帆布鞋,在厂区角落静静吃饭的身影。
成都园区 唐浩天/文 易奇炎/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