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张请我到小区对面的内蒙烤羊腿店喝酒。三杯啤酒下肚,他开始长吁短叹。我问咋回事,老张皱着愁眉说:“唉,一言难尽啊。”
我有些纳闷。这两天,老张家风平浪静,没有传出争吵声,也没有响起能惊动几层楼的呵斥声,让我都有些不习惯。我问他:“你们家最近不是挺好的吗,该不是工作上有啥不顺心吧?”
“好个啥。我都成孤家寡人了。”
老张又喝了一口酒,跟我倒起了苦水:还在上六年级的儿子提前进入叛逆期,骂不得,更打不得。以前骂儿子,儿子虽然老大不开心,但好歹还能让他骂完,有时还会流几滴眼泪。现在,他刚准备动嘴,儿子就跑进自己房间,反锁上房门,任他在外面怎么敲门、威胁也不开,把他气得半死。
更甚的是,上周,小张把花了一千多块钱买的电话手表弄丢了。老张一时性急,扇了儿子一巴掌。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儿子跳将起来,要和他拼命。要不是老婆拉住,估计两人都单挑上了。
这之后,小张就不再搭理老张。不光不和他说话,还不让他辅导作业、不让他看作文。
老张一想,觉得儿子能有今天,都是老婆平时对他过于宠溺、管教不严的结果。这且不说,她还经常和自己唱反调。于是,老张又和老婆干上了。老婆也不是省油的灯,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从辅导班放学回来的儿子看到家里发生战事,也加入了战局——他自然是站在老妈那一边。老张一看这阵势,别说吵不赢,就是大获全胜,也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只好偃旗息鼓。
这还没完。此后,老婆和儿子结成统一战线,一致对外。母子两个一唱一和、其乐融融,却对老张冷若冰霜。有时,老张想讲个笑话缓和一下气氛,娘儿俩都不买账。他讲得起劲,他们却把脸绷得紧紧的,老张觉得实在无趣。有时,儿子和老婆正有声有色地说着什么,老张一出现,他们就缄口不言,让老张感到自己是个碍事的人。
痛定思痛,老张打算先从儿子身上打开缺口。他自降身段,低声下气地试图讨好儿子,但收效甚微。儿子仍是不告诉他考试成绩、不跟他搭腔,老张碰了一鼻子灰。母子二人就像是铁板一块,老张“各个击破”的想法落了空,不免郁郁寡欢。一向强势的他,竟混成了家里的弱势群体。
“你说,我该怎么办?”又一口酒下肚,老张眼含凄凉。
我挺喜欢老张的儿子。这小子学习成绩不错,人挺机灵,也有礼貌,遇到邻居,老远就打招呼。在小区门口,我经常看到他把即将自动关上的大门拉开,让外面的外卖骑手好进来。要是自己的儿子,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但老张这人吧,对孩子要求太高、管束太严,耐心也不够。我曾去他家做过几次客,当着我的面,老张不是呵斥小张坐姿不端正,就是责怪他做事磨蹭、爱拖拉。反正,他对孩子没一句好话,搞得我颇为尴尬。这对父子,真是冤家。
以我对他们家的了解,事情发展到这种程度,老张肯定难辞其咎。对孩子只有要求、责骂,没有肯定、鼓励,在外人面前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还动辄拳脚相向,这样的老爸,哪个孩子会喜欢?更何况,小张已经进入青春期,继续采用以往那些不当的教育方式,会更加适得其反。
至于老张的老婆,对待孩子可能的确失之于宽,而且用老张的话来说,还经常跟他“唱反调”,但这恐怕也不是她一个人的错。夫妻之间,有的是时间和机会坐下来,拿出耐心和诚意,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好好沟通、讨论,尽最大努力弥合分歧、达成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孩子看到父母立场一致、失去了“后台”,自然会有所收敛并自我反省。如果各唱各的调、各走各的路,问题只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无法收场。
我对老张说了自己的想法。老张边嚼着一块羊腿肉边思考,说:“道理好像是这么个道理。表扬、说好话,我会。但是,以后看到那小子拖拉磨蹭,提一些过分的要求,或者做了错事,我就只能忍着?”
我告诉老张,如果真出现这些情况,当然得忍着。道理很简单:他认为的错事,并不一定就是错的。即使孩子真错了,也要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好好跟他说。跟孩子讲道理要简明扼要、注意口吻和语气,不要端着当爹的臭架子,也不要啰里啰嗦、碎碎念。小张都这么大了,又聪明,会懂得是非的。
“假如忍不住怎么办?”
“那就没办法了。要是连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就别想管好孩子。”
老张低下头,似有所悟。沉默片刻,他说:“我试试吧。但是该怎样迈出第一步,和他们娘儿俩达成和解?”
“你想想,小张平时有哪些想做的事情、想买的东西,你没有满足他的?可以从这些地方入手。”
“对呀,我咋没想到呢。”老张一拍脑袋,眉头舒展开来。“这顿酒,真没白请你。”
羊腿吃完,我和老张也喝至微酣。买完单,他和我一起回小区。走到小区大门口,我接了一个电话,他转身去了马路对面的便利店。两分钟后,老张急匆匆地回来了,手里拿着一盒东西。我帮他打开门,他小跑着就往里冲。我挂了电话,追在后面问:“怎么了这是?”
“给孩子买了一盒冰淇淋。要早点拿回去,不然得化了。”老张丢下这句话,还有一串喘息声。
龙华园区 王先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