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双减”的靴子终于落地,持续成为热搜话题。
“双减”到底好不好?几家欢喜几家愁,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作为一名家长,我相当矛盾,不知该站队正方还是反方。
一直以来,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教育的痛点和难点。在几乎是“一考定终身”的教育焦虑之下,很多家长惟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往孩子身上投入,幼小衔接、少儿英语、电脑编程、思维训练……差点学遍了。孩子再大一些,家长又把语文、数学等学科培训的大山压到自家学生肩上,令孩子们不堪重负、叫苦不迭。周内连着周末,孩子们被困于作业和培训课,动辄写作业到半夜,在阳光下奔跑成了奢望,可谓身心俱疲。家长呢,也没落下轻松,培训费连皮带骨地扯得他们心颤肉疼,被“潮流”裹挟,一路痛苦前行。我有个男同学,孩子在上一年级,他月工资不过五六千,却咬牙悄悄请孩子的班主任每天放学后帮忙辅导作业一小时,一学期要花两万辛苦费。就以上现象而言,“双减”倒是挺好。
可真“双减”了,孩子的学习到底该放养还是精养?若是放养,仅靠学校教育和孩子的自我驱动力,岂非人生大冒险?总不能大号练废了,再生一个小号出来练。可若是精养,谁来当“老师”呢?以前,家长可以请外援,伤了钱包但解放了自己。如今凡事靠自己,真正拼爹又拼妈。白天当社畜,晚上变家教,一分不赚倒贴钱,这届家长太难了。毕竟,智慧型家长不好当,语英数理化,随便拎出一门都能熬哭你。想来,届时高学历和教育行业的单身人士,势必成为相亲市场上的香饽饽。况且,大多数家长上班早九晚九,到家已是深夜,时间精力难以为继。
《意见》里关于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措施倒是对症下药,只是苦了老师乐了家长。希望老师的福利待遇能同步跟上,以免他们心有不忿,服务流于形式。如果孩子真能在校内学足学好,家长自然不必过于忧心,但也别一心想当甩手掌柜。毕竟,孩子的教育不能只靠单向发力,家校配合、协同作战,再辅以家长的放养理念、精养习惯,才是王道。
如此看来,对孩子和家长而言,或许,“双减”真是一副好解药。
中央单位(龙华) 蒙春梅
教育“内卷”到这种程度,不知道是庆幸还是悲哀?如今没有“鸡娃”、“牛娃”、“羊娃”,放下书包,到处撒欢的日子,我们的后代体会不到,有的只是上不完的培训班和做不完的作业,家长更是不易,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拼尽全力。哎,小时候真傻,居然想着要长大。
转眼间,我家的娃也快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了,心里也是有点忐忑啊~准备和孩子一起从小学再念一遍书,估计我会跟不上进度😅 希望国家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完善吧,希望看到我们的孩子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不要丢失快乐和本真
大人孩子都被卷在漩涡中,卷得累,又不能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