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讲:好马配好鞍。不过,这并不是颠扑不破的定律。
这几天,有关高学历人才“低配”的新闻频上热搜榜:北大法学硕士辞掉公务员回乡种田、中山大学硕士长沙开摩的、前财经记者流浪街头……
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学历浪费”,认为高学历低就业丢人现眼、浪费国家教育资源。不但外人如此,当事人家属往往也觉得脸上无光,无颜见父老乡亲甚至于列祖列宗。“读书无用论”也甚嚣尘上。
在我看来,大可不必如此震惊与苛责。毕竟人生有高山低谷,亦有无限可能。古有刘备贩履织席,今有北大农夫屠户。你以为别人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但也许他只是尝试一种新的打法,没准下一把就是三连炸。况且,有时候真相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譬如,前财经记者流浪街头并非出于落魄或无奈,他只是想享受一段自由而已。说不定人家体验一两个月的流浪生活,随后就能写出几本畅销书——《流浪秘史》《流浪黄金汉的自我修养》《流浪经济学与时间管理大法》,大卖特卖,然后华丽转身,开启财富密码,走上人生巅峰。当然,也有可能人家视钱财名利如浮云,只想以流浪的方式躺平罢了。
再说了,职场没有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家靠自己的双手双脚干饭、走路,碍着谁啦?选择稀饭面包还是鲍鱼燕窝,又干卿何事?何况,兴许过了磨合期,别人就低开高走,让你望尘莫及空余恨。曾经站在风口浪尖上的“北大屠夫”陆步轩,初涉屠夫一行时,也曾遭遇群讽群嘲。后来,他不照样成功逆袭,创办屠夫学校并创建年销售额几十亿元的公司,一边出书一边卖猪肉,身价一飞冲天高达几十亿。无独有偶,俯首甘当庄稼汉的北大法学硕士换了人生赛道后,同样很快展现学霸特质,融资800多万元创业,推广智慧种植,为农户每亩增收200多元。
由此可见,高人才“低”就业未必是坏事,“读书无用论”不过是伪命题。有知识、学历的加持,当事人便有了更高更宽广的视野,思想深度有了更大的提升,也更容易找到方法诀窍,从而引发新一轮鲶鱼效应。
所以你看,与其在这里质疑、感慨别人的人生,不如想想,自己该何去何从吧。
中央单位(龙华) 蒙春梅
读书无用论原本就是伪命题。人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思想决定了未来的路走多宽。
陶渊明不喜欢当官了,去悠然见南山;虽说人家种地不咋的,搞的草盛豆苗稀,但不妨碍千古留名桃花源啊?所以呀,每个人都有自个儿的活法,咱们就甭替人家操心了。
梦里想了千万条路,醒来还是走原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