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休后,刚睁开眼睛,我就看到桌上有一张离职单。它格外刺眼,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怎么会是他?”看到名字,我脑子里满是疑惑。
他个子瘦小,性格内向,喜欢独来独往。2017年,他以普工身份进厂,一直在我们部门做物流工作。他是个慢性子,但做事条理清晰,也很勤快,从不偷懒,每天从上班忙到下班,很少说话。在智能手机时代,他用的还是18元2G流量的套餐;虽然外住,他却每天跑到公司餐厅吃饭;他穿着朴素,工衣被汗水浸染得发黄也舍不得丢。一些同事把他当成怪人。
这位似乎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兄弟,引起了我的注意——或许是过去农村生活的经历,让我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我对他的了解慢慢多起来。
他出生于湖北一个农村家庭,18岁就独自一个人走南闯北。他在工地做过小工,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在电子厂做过流水线,有活就通宵达旦地干,没活就被放无薪假,基至卷铺盖走人。这些年来,他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进富士康后,他才安定下来,对这份工作特别珍惜。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跟他一起进厂的同事,大部分陆续离职了。有一段时间,派遣工工价涨到每小时二十八元,有人劝他离职去做派遣工。他却笑着说,富士康工作稳定,不欠工资,就这样,蛮好的。
他晕车特别严重。每次送货,从宝科园区到鸿观园区几分钟的车程,他都不坐物流班车,宁可步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当时,我鼓励大家早点赶过来上班,但很多同事有些担心,仍在老家观望。大年初二,他坐表哥的顺风车回深,一路走一路吐,整整熬了二十几个小时。这个逆行的“怪人”,让我有些刮目相看。
就在一个月前,他还跟我讲,富士康是他干得最久的一家公司,工作轻松,每年能存两三万块钱,这5年存了十几万,准备在城里买房。说这话时,他满脸快乐的表情。
想到这里,我百思不得其解,拨通了他的电话。
“江哥,你找到工作了吗?”
“还没有。”
“你是打算回家找工作吗?”
“不是。”
“那为什么要辞工?”
“没什么原因……我也不想失去这份工作。我是看到最近没啥订单,大家都没什么事做。我闲在这儿,不好……”他支支吾吾地说出了理由。
“会有新订单的!”我坚决回答。
“最近我手上活不多,心里空落落的。要是在别的厂,早就被开掉了……”他打开了话匣子。
这“居安思危”的想法,听起来好像有点傻,却让我很感动。这一年,单位订单萎缩,部门人力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我这个主管来说,减人就是减压,我没有留人的理由。虽然他只是一个普工,我还是愿意真诚地挽留他。
“明天记得来上班!”我撕碎了这张离职单。
C事业群(宝科) 戴海龙/文 陈虎/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