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浩导演在他的“疯狂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疯狂的石头》里,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黑色幽默。

当年,这部仅有300万投资的小成本电影最终拿到了近3000万的票房,算是创造了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票房奇迹。它之所以对观众有着巨大吸引力,在我看来,就是影片的幽默感。

电影讲述的是重庆一间濒临倒闭的工艺品厂在翻修厕所时,发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翡翠。不料,这块翡翠被小偷三人帮与国际大盗麦克双双盯上。随后,围绕着这块翡翠,发生了一系列巧合奇遇的故事。

不难看出,宁浩在这部电影中借鉴了影片《两杆大烟枪》的叙事技巧和表现手法。在整体叙事上,影片采用多线并行与交叉的叙事结构来展开故事。这样的尝试所产生的效果不用多说,因为票房已经做出了证明。

影片剧情完整,整体叙事节奏紧凑,基调轻松诙谐,有戏谑,有现实。片中的重庆方言,将电影的喜剧效果拉满;通过一幕幕笑点频出的场景,将人物性格刻画得纤毫毕现。

《疯狂的石头》展现了重庆的市井生活,描摹了社会群像,尽显底层小人物的心酸和无奈。这部影片里出现的角色,有保安、工人、小偷、国际盗贼、商人……形形色色的人、啼笑皆非的事,纷繁复杂的社会现状从中可见一斑。就像生活的万花筒,映射着人生的万般姿态。

这部电影叫好又叫座,片中的台词也功不可没。如黑皮说的“我这是牌子,班尼路”;道哥说的“你侮辱我的人格,你还侮辱我的智商”;眼镜说的“高科技,无人驾驶。看见没,别摸我”……这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名梗,令观众在闲暇之余得到放松消遣,到现在依然让人印象深刻。

黑色幽默是荒诞又绝望的,它将痛苦与欢笑、残忍与柔情糅合到一起。《疯狂的石头》套着喜剧外壳,用幽默和荒诞的表现手法,将底层人物的酸甜苦辣无限放大,通过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表达出来,似乎是在试图敲醒那些被蒙蔽着的疯狂的人们。

在一系列搞怪离奇甚至荒谬的故事结束后,“石头”最终归于平静。或许,从始至终疯狂的都不是石头,而是那些心里装着石头的人。

中央单位(龙华)  关露丹/文  蒋朝云/图

点赞(24)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