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妈妈:
见字如面!
您寄的野菜窝头今天到了。我蘸着您一起寄来的芝麻盐,吃了一个您亲手做的窝头,别提多香了。现在,趁着孩子们都睡了,我想给您写封信,跟您说说悄悄话。
第一次收到您的包裹,是在读大二那年。那一次,我感冒了,鼻音很重,窝在宿舍的床上给您打电话,说自己没食欲,吃什么都不香。您问我想吃什么,我说想吃豆干。五天后,您从家乡寄来的包裹到了,是一大袋各种口味、独立包装的豆干,还有一袋点心、一袋牛板筋。不到三天,我就把它们消灭了。以前,您说袋装零食有防腐剂,不让我吃。我打电话问您,怎么想起给我寄这些东西。您说,是担心我不吃东西,把身体饿坏了。您怕快递袋装食品不卫生,自己另外缝了一只棉布口袋,装在快递袋里面。毕业时,我把那些口袋拆了,缝在一起,竟然可以装进去两床被子。
我喜欢吃牛肉。在北京工作那年,您托人给我带来两罐自己熬制的牛肉酱,又香,肉粒又多,我很快就吃完了。我打电话给您,说还想吃。但这种带液体的东西邮局不让寄,又没有人可以顺路捎带,您说,等过年放假回来吃吧。回家之前,您已经买了好几块上好的牛肉。到家的第二天,我凌晨四点多就醒了,躺在床上玩手机,忽然听到外面有声响。我披衣起床,站在阳台上朝楼下看。天上月光皎洁,您正在院里生炉子,炉子上有一口钢筋锅,里面是卤水和牛肉——家里没有高压锅,您为了让我能早点吃上牛肉酱,这么早就开始忙活了。您轻手轻脚地用斧子劈柴,在气温零下十度的凌晨,您头上的汗水蒸腾成水雾,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2016年正月初六,我要出嫁了,老公家在南宁。临行前,您给我一个手提袋,里面是您做好的牛肉。您说牛肉已经过油了,能放很长时间,到南宁后可以切着吃,够吃几个月。在驶往老公家的婚车上,我哭得不成样子,闺蜜不知道该怎么安慰我。我哽咽着说:“我是爸妈的小棉袄,如今要被别人穿走了。”车里的人都跟着我抹起了眼泪。
2016年8月,桂宝出生了。您硬是顶着世俗压力,留我在娘家坐月子。对这个外孙,您疼得不得了,白天上班,晚上就给他做棉衣,有时累得放下针线倒头就能睡着。儿子三个多月时,我带他回南宁,在飞机上,我就给儿子把棉袄棉裤全脱了。下了飞机,儿子身上只剩秋衣秋裤,还是热得哇哇大哭。到家后,我打电话告诉您,南宁太热了,穿不了那么厚的衣服。一个月后,您寄来一个包裹,里面是给儿子做的薄棉衣。那时正好赶上降温,儿子穿上这身衣服,轻薄又保暖,舒服极了。
您担心我在南宁买不到鲁地食材、饮食不习惯,便寄来山东的红薯粉条、香芋、山药。我让您别寄,您偏不听,为了方便保存,您还把山药削成片,晒干后给我寄来。我们搬新家,您寄来六套床上用品,我说这些东西南宁也有,您在电话里大着嗓门说:“你不会买,我给你买的质量好。”去年我生二宝,您和爸爸妹妹来南宁,又是大包小包地给我带东西,甚至从老家给儿子带了两只玩具皮球。
妈,这些年,是您的包裹陪伴着我走南闯北。儿行千里母担忧,我知道,在您心里,只有您给我的,您才觉得安心。妈,您放心吧,您女婿对我说过:“你是爸妈的小棉袄,被我穿走了。我是羽绒被,盖在咱们两家人身上,都暖和。”
妈,您要多保重身体,愿平安快乐!
爱您的女儿
2021年7月3日
CNSBG(南宁) 江思瑾
泪目了,母爱如水,润物无声。
天下父母心
但愿美好的记忆,不要从岁月里匆匆走过,让它永驻我们的心中
看了这篇文章,我也想妈妈了。想到我将来也要嫁人离开家,就会莫名的很伤感。不管怎样,家人永远是最亲的亲人,不管怎样,父母都会牵挂着我们,我们耶也要永远感恩他们。
父母在哪家就在哪里,父母才是家的港湾
在人的一生中,要感恩父母,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给了我们无私的爱和关怀,却不图回报。
“妈妈的辛苦不让你看见,温柔的食谱,在她心里面……”🎶 🎶 🎶
妈妈们总是这样,刀子嘴豆腐心
读信如窥探他人隐私,没太敢仔细读,也许信的内容正好说中了自己心事,也许是不愿面对那份自我不安感,总觉得像在看自己不想让别人看到的某种东西,甚至会为作者尴尬。我们身边最难得可贵的就是亲情,尤其是母爱更让人有流不完的眼泪、诉不尽的亲恩、报不完的恩情,这是人间永恒的主题。作者文字质朴,感情真挚,不矫揉、不造作,娓娓道来。带给读者的有眼泪,有感伤,有思索,这就文章的魅力,也是带给我们的真实感动。
太感人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总是为子女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生怕他们饿着了,冻着了,累着了,为细心又大爱的母亲点赞!也愿天下所有母亲身体健康,幸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