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饼是我们河南老家的一种传统美食。每到农历二月二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摊煎饼。煎饼色泽金黄,形如满月,象征着新的一年圆圆满满。


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的细粮还比较缺乏。但到这一天时,母亲都会拿出她攒了好久,甚至连过年都舍不得多吃的细面,摊煎饼给家里人吃。母亲把几根葱花、一小把香菜叶子切碎,和一枚鸡蛋、半碗细面搅成糊状,最后将薄薄的一层面糊均匀摊在涂了猪油的平底锅里。


“摊煎饼最重要的是掌握好火候,火大了会糊,小了会夹生。”母亲对烧火的父亲唠叨着,丝毫没有影响到手头上的操作。五分钟不到,面糊就变成了一张张晶莹透亮的美味煎饼,葱花和香菜若隐若现,令人垂涎三尺。


这个时候,往往是父母在案板那头的灶台边忙活,我们姐弟仨在案板这头狼吞虎咽。母亲满脸笑意地抬头看看我们,又低下头继续翻动还未出锅的煎饼。我好几次问母亲怎么不一起吃,母亲总会说:“你们吃吧,妈妈不爱吃这个。”当时,幼小的我心想,妈妈真是太傻了,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会不爱吃呢?


我八岁那年的冬天,鹅毛大雪下了整整一周都没有停止,天气特别寒冷。我感冒生病了半个月,仍没有康复,浑身无力,每天吃完药就只能昏沉沉地躺在床上。我嘴里淡得没有一点味道,迷迷糊糊中说好想吃煎饼。


等我一觉醒来,已经是后半夜了。母亲还没有休息,怀里揣着一件棉袄坐在我的床头。看到我醒了,她赶忙将一床被子叠好,让我靠着坐,以便舒服一些。然后,她从棉袄里掏出一个鼓囔囔的油纸包,打开后递给我。


竟然是两张金黄色的煎饼!我立刻就有了精神。我拿出一个煎饼,想和母亲分享。母亲却说:“还是小雨自己吃吧,多吃点,病就好得快了。”我想起母亲之前说过她不爱吃煎饼,就不再相让,捧着煎饼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后来,我从小姑姑口中得知:摊煎饼需要加入葱花和香菜才好吃,可是当时家里没有这两样了。母亲看着我几天没吃面食虚弱的样子,就踩着深深的积雪转到屋后的小菜园里,徒手扒开积雪和泥土,抠出几根香菜和小葱。一回到家,母亲便下厨摊煎饼,拿到床前给我。见我睡着了,她又把煎饼包起来,揣在棉袄里面保温,她自己却一口也没舍得吃。


如今,嫁人育子的我早已明白,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妈妈不爱吃”这句话中包含的浓浓母爱。可是,我再也无法看到,她笑眯眯地从厨房里端出一叠煎饼,让我连吃带捎……


iDPBG(郑州)  陶清雨/文  蒙春梅/图

点赞(9)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