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晋城当地,卷薄馍是家家户户必吃的美食,我们家也不例外。而母亲,是做卷薄馍的一把好手。
儿时,每次母亲做卷薄馍,我总会歪着小脑袋趴在灶头前,盯着母亲操作。
母亲和好面后,倒扣上一个白瓷盆。醒面的时候,母亲到院子里摘两把自家种的豆角,洗净,切碎。随后,打上几颗鸡蛋,拌点粉条,再抓一把豆芽,卷薄馍的配菜就齐全了。
这时,面也醒好了。母亲把面擀成一张张直径大约20厘米、薄薄的圆饼。然后,往锅中倒些自家榨的菜籽油,放入面皮,用小火烙到两面金黄。
烙完面皮,母亲又把准备好的配菜倒进锅中翻炒,加入各种佐料,最后再撒上一点芝麻粉。那香味,简直馋死人。将炒好的配菜用筷子夹上一些,均匀铺到烙好的面皮上,卷起来就可以开吃了。
裹好卷薄馍,母亲自然是尽着我这个守在灶台边的“小馋猫”先吃。我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满嘴流油,唇齿留香。
直到现在,卷薄馍依旧是我们家最受欢迎的食物。有一次,我带同事到家里品尝母亲的厨艺。吃完卷薄馍后,同事啧啧称赞,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美味的东西。后来,他还“厚着脸皮”问,能不能再来我家吃一次卷薄馍?我说,行,尽管来。
卷薄馍在我们当地很普遍,市面上也有小吃摊售卖。我在外面吃过几次,但味道远不及母亲做的可口。母亲做的卷薄馍,我是百吃不腻。
2022年,我要去浙江出差,订了上午九点的高铁票。那天一大早,母亲就起来张罗,为我做卷薄馍。起床后,我看到在厨房忙碌的母亲,说:“妈,简单做点饭就好,卷薄馍太费事了。”母亲说:“你这一走就是大半年。走之前,妈怎么着也得让你吃上一顿你最爱的卷薄馍。”
待我洗漱完毕,收拾好东西,母亲将热腾腾的卷薄馍端上了餐桌。她一边用围裙擦着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边催我赶快吃。
我刚吃了两个卷薄馍,一看开车时间将近,起身就要出发。母亲迅速把剩下的十个卷薄馍装入食品袋,递给我。我嫌麻烦,不想拿。母亲说:“你坐高铁那么长时间,要是半途饿了,还可以拿出来吃,带上吧。”拗不过母亲,我还是拿上了卷薄馍。
旅程才刚过半,我的肚子就饿得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我拿出卷薄馍,整个车厢都飘满了香味。吃了几个,我想起母亲,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
在浙江的那段时日,我无数次梦到母亲做的卷薄馍。打电话时,我跟母亲提起这事。母亲说:“再忍忍就好了,等你回来,妈给你做,保证让你吃个够。”听着母亲的话,我真盼着能快点回家。
如今,母亲老了,头发白了,眼花了,背驼了,可做卷薄馍的功力丝毫不减当年。只要我想吃,母亲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满足我这个“大馋猫”。
母亲做的卷薄馍不仅仅是一道美食,里面还包含着她对儿子独一无二的爱。
Fii-iPEBG(晋城) 张二浩/文 蒙春梅/图
老妈在哪家就是家,同样是萝卜炖腊肉粉条,母亲做出来的吃的就是香,我自己做的平淡无味。妈妈的味道才最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