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似乎是一道坎。当30岁的大门敞开时,焦虑、恐惧随之而来。
小周今年刚满30岁,老家在甘肃,前妻是四川人。他与妻子通过相亲认识,婚后妻子很快怀孕了,现在儿子2岁多。年初,妻子不知为何铁了心要离婚。小周想尽办法,甚至不惜打官司,也没能改变她的想法。离婚后,孩子归妻子抚养。
疫情期间,小周的母亲生了一场大病,他花了不少钱,用心侍奉老母亲,不敢有丝毫懈怠。祸不单行,他接到前妻的电话,说儿子被诊断为儿童孤独症。这简直是一道晴天霹雳!小周痛到麻木。
怎么会这样?孩子长得白白嫩嫩,乖乖巧巧。虽然不在自己身边长大,但小周一直牵挂着他,也知道前妻照顾孩子很尽心。他疯狂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咨询专业人士,得知这种病几乎要和孩子相伴终生。父母接近崩溃,十多年没有哭过的小周也泪流满面。
30岁的人生,能有多无力?小周一直在想,现在会是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吗?生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遥想当年,小周18岁考上大学,专业虽不怎么喜欢但就业前景好;22岁毕业时,选了一份不好不坏、能养家糊口的职业;30岁对职业有新的规划,但待在原处看不到未来,又不敢踏出脚步冒险;如今,母亲身体不好,孩子又生了病……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小说一样,一觉醒来重启人生?“再来一次,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相信这是不少人的想法。
2020年1月1日到来的那一刻,阿梦开始恐慌。仿佛是一个魔咒,这位“老腊肉”在30岁惨遭职场噩梦。失业半年后,她终于拿到一家跨境电商公司的offer。但上班才两个月,她就深刻意识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也不是自己期待的生活。晚上九点,不少人已经酒足饭饱,她还在公司里对着图片修修改改;深夜12点,很多人已沉浸在香甜的梦中,她还在电脑上制作方案。
虽然仍处在疫情期间,但思前想后,阿梦最终选择离职。因为她有一个梦想,如果30岁了还不尝试,以后估计不会再有勇气。可在一个月的求职期间,现实给了她无情的打击,阿梦只能入职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每天重复同样无趣的生活。“如果现在刚毕业就好了,一切都可以重来。”
阿梦觉得30岁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是整天被困在鸡零狗碎中。但意外得知的一个消息改变了她的想法。前同事告知阿梦,前公司大老板携款潜逃,如今大家都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这之后,阿梦的心态变了——一个似乎是头脑发热的决定,让自己避开了这件万中无一的倒霉事,免于“裸辞”之苦。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所谓的困境,其实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她由此想了很多。传说中的三十而立到底是什么?是在30岁有家有室,功成名就吗?不,不是这样的。能保持好奇,不断激活对未知的体验,重新学会感知被钝化的快乐,比如,下班途中看看灿烂的晚霞、吹吹凉爽的晚风……这就是自己的“立”。心立了,30岁至少也可以很快乐。
不经一番心彻骨,怎知未来向何处?小周在背负巨大压力时,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立”——不破不立。与父母商议后,小周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一线城市互联网公司工作多年、小有积蓄的他辞职了,回到孩子身边,与前妻全心全意照顾这个来自星星的孩子。每当孩子对他多一分回应,小周就开心到无以复加。如今,小周已失业4个月,但他觉得只要心怀希望,无论前路有多少困难,他都会坚定前行。
在漫漫人生路的每个阶段,我们都面临许多职业发展与生活选择的难题。没有谁能告诉你我,真正正确的答案是什么,我们只能一步一步自己摸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谁规定多大年纪就非得完成什么样的事情?就从此时此刻开始,把每一秒未知的时间当成一次重生,给自己以勇气,做想做的事情。如此,一切皆有可能。
愿你谈三十不再色变,愿大家有梦为马,处处可栖。
龙华园区 蒋朝云
他人的生活,没有你羡慕的那么好;自己的日子,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顺境里多攒人品,逆境中多攒见识。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等你熬过所有的苦,就会遇见所有的好
越长大越孤单,越迷茫,变得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就如作者所说,忘却年纪,活出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