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太阳热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路边,架上的丝瓜蔫巴巴地耷拉着,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但风吹到身上,却让人感觉更加燥热。地里的收割机轰隆隆地忙碌着,不时有满载麦籽的大三轮从路上驶过。五婶拉着孙女的小手,在树荫下慢慢地走,眼睛却老是往地里瞅。
五婶特别爱惜粮食,要是看到哪个孩子把吃的掉在地上,总会嘟囔好几遍“造业”。有一年晾晒小麦,她蹲在地上把一粒粒散落的麦籽拾到手心里。因为蹲得太久,她拾完准备往上站时,眼一黑、腿一软,跌坐在地上,手里的麦籽也洒了。她费了好大劲儿才站起来,揉揉腿,又蹲下去捡那些麦籽。
前几年土地流转后,五婶家里不种地了。可是每逢割麦、收秋时节,她总会到人家收获过的地里拾麦、拾玉米。毕竟是奔七十的人了,去年拾麦她中了暑,住了三天医院,惹得堂弟两口子很不高兴;收秋时她又趁着家里没人,到秸秆还田后的地里拾玉米,不想才拾了几穗儿,就让秸秆绊了一跤,拄了仨月的拐棍儿。
今年刚开始麦收,堂弟就给上幼儿园的侄女请了假,让五婶专门负责带孩子,并偷偷给女儿布置了任务:看着奶奶,不让她去麦地。
忽然,五婶的眼睛亮了:前面路上的减速带那儿,洒了长长一溜麦籽!五婶弯下腰交代孙女:“乖,你站在树荫下凉快着,奶奶把那些麦籽拾起来。”说着,她快步走过去,蹲下来用手扒拉。小孙女从路边拾起一个方便袋,也过去帮忙。不管五婶怎么说,孩子就是不肯到树荫下歇凉,用小手一点一点往方便袋里捡麦籽。
兴许是老天怕祖孙俩热坏了,用一朵云彩遮住了太阳。这一老一小又是扒拉又是捧,地上的麦籽只剩下稀稀拉拉的一点儿了。五婶高兴地替孙女擦擦汗:“咱拾了三四斤麦籽,回家奶奶给你买冰糕。”她只顾高兴地拾麦籽,竟没瞅见堂弟正把电动车停在路边。
“妈!”
五婶转身看到堂弟,脸红了。她怯生生地说:“这么好的麦籽洒在路上,不拾可惜了。麦籽从种到收八个月,打药、除草、浇地,多不容易,丢到这儿是造业呀。”堂弟看了看五婶,默默地蹲下来,也开始一粒粒地拾那些麦籽。
第二天,五婶穿着崭新的防晒衣,电动小三轮上装着一大瓶冰糖绿豆水,满脸开心地跟人打着招呼:“走呀,拾麦去了。”
iPEBG(济源) 孟宝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