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6年冬天,准确说是腊月初六结的婚。虚岁才十九,我知道有点早。初中毕业后,我在村里闲晃两年多,净找事打架了。爹娘想着让我早点成家,婚后能收收心。

过了年,爹娘给我们几百斤粮食,还有一块地,就把我们撵出去了。我也不埋怨,爹娘不容易,不仅给我盖了五间大瓦房、娶了媳妇儿,分家时还把结婚礼金给了我们。

那时候,村里许多同龄人结婚借了债,婚后得自己还;有的还要自己想法盖房子;甚至有的还要帮忙操持兄弟们的婚事。没办法,当时人们刚解决温饱,没钱啊。

自己领老灶爷了,柴米油盐都得想着了,可去哪儿挣钱?除非做点小生意。这得有本钱吧?家里那点钱媳妇儿把得死死的,不同意拿出来,怕赔了。借?不好借不说,真赔了不也得还?我都快愁死了。

没事干,每天晚上我就跟几个还没结婚的伙计打扑克。不是赌钱,就是玩,输了在脸上贴纸条,谁贴够五张罚喝一大碗凉水。

有天晚上,那几个货使坏激我,说我不敢玩太晚,不然回家媳妇儿不给开门。谁年轻时不气盛?我愣是玩到了十一点多,临走时还吹牛:到家叫三声,媳妇儿准开门。他们便跟我打赌:你若三声叫开门,我们每人输你一块钱;叫不开,你输我们一块钱。

他们跟着到了俺家路边,站在那儿瞧热闹。我就去叫门,叫一声,没动静。我心里发毛了:真叫三声媳妇儿不搭理我咋整?丢面子事小,到哪儿找一块钱去?媳妇儿肯定没睡着,那时候家里连院墙都没有,两邻都是荒园子,对面是庄稼地,夜里猫头鹰叫起来瘆得慌。我不回家,她根本就不敢睡。

我开始动心眼了,得让媳妇儿搭理我才行:“花儿,开门啊,到屋我就给你跪着中不中?”

这一句还真起作用了。我听到媳妇儿在偷笑,接着回了一句:“你就跪外头吧。”

还是不开门,那就继续想辙。我在门口转悠了一圈儿,又叫:“花儿,搓板没在外头。”

他们几个在那边都笑出鸭叫声了。门终于开了,媳妇儿把搓衣板扔到了外头。我能让她再关上门吗?我推着门,回头冲他们嚷:“怎么样,三声叫开门了吧?”

后来因为这事,他们四个都编排我成天跪搓板。管他呢,我真赢了四块钱,就跟媳妇儿商量做小生意。媳妇儿总算开恩,又拿出六块,于是我就有十块做本钱了。

能干啥生意?我想去收酒瓶。我从老丈人家借了俩竹篓,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开始游村,边游边吆喝:“收——酒瓶啤酒瓶,罐头瓶饮料瓶。”后来学精了,去市里的家属院收,瓶多又不太还价,我一天能挣四五块哩。

那次,有个十来岁的孩子从五楼搬下二三十个酒瓶卖。我很感动,以往都是人家一喊,我上楼搬的。而且,里头还有仨陶瓷瓶。这个贵,专门有人要,一块钱一个,做假酒用的。收这种瓶,一个得三四毛钱,但孩子不懂啊,自己算好账了:“二十八个,总共一块一毛二。”我能坑孩子吗?就告诉他陶瓷瓶贵,给了他两块二。

老实人不吃亏。当时旁边有个人看到了,就问我愿不愿意来城里的工地干小工,长年有活儿,一天六块钱,还管饭。一天六块钱呢,我当然愿意了。他让我帮着找几个人,我就叫了那几个伙计。

我们是村里第一批到城里工地打小工的人。连我都没想到:打工不光能挣钱,还成了我人生的新起点。

济源园区  孟宝记/文  蒙春梅/图

点赞(1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欢乐马 3天前 回复TA

白手起家,大有可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