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工作十八年,无论多忙,我每年春节都会回湖南衡阳老家。因为,年在故乡。


以往过年,我们都是把钱交给父母,由他们走街串巷置办年货,从未想过他们的辛劳。前年年底,母亲做了割胆手术,需卧床休养。那段时间,父亲不仅要忙于工作、照顾母亲,还要操办年货。因过于劳累,他突发心肌梗,去年的除夕竟是在医院度过的。此后,在漫长的日子里,我无比自责。


于是,今年过年,我决定亲自操刀。从深圳出发前,归心似箭的我和妻子早已购置了年货,琳琅满目的零食将后备厢装得满满当当。


一路奔波,我们终于回到村庄。此时,家家户户的炊烟中都透着浓烈的年味,孩子们聚在田间山头嬉戏、放鞭炮。好一派热闹喜庆的景象!


按习俗,腊月二十四杀鸡宰鸭。往年都是父母在做,我站在一旁看。对我而言,宰杀鸡鸭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母亲不放心,在我耳边絮絮叨叨着各种注意事项。我也拿出手机,上抖音刷视频找教程。我一手拿手机,一手逮着鸡,显得格外滑稽。在儿子一阵阵的哄笑中,我拿刀对准鸡脖子,咔嚓一刀,顺当极了。


正当我沾沾自喜时,那只公鸡突然死而复生,站起来雄赳赳气昂昂地到处跑。我心里咯噔一下,不知所措。


母亲眼疾手快地一把抓住公鸡,对我说:“你没敬神,得罪了先人,鸡血要滴在堂前敬神。”她提着公鸡走到神堂前作揖,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她对着公鸡说:“莫怪你寿短,早死早投生,下辈莫做畜牲。”


母亲给公鸡补了一刀,它再也不叫不动了!接下来,由我拔鸡毛、开鸡肚。幸有母亲在旁指导,才得以完工。


在我的家乡,每逢重大节日,我们都要“下炸”(衡阳方言,即油炸食物)。从小到大,我看着父母亲“下炸”,耳濡目染。


腊月二十八,我架起大铁锅,倒入菜籽油,妻子在一旁生火。当油锅冒出青烟时,我放入豆腐块,锅里顿时嗞啦作响。豆腐块在沸油中翻滚,不一会儿便华丽变身,披上了黄金甲,酥脆鲜嫩,让人垂涎三尺。炸完豆腐,我接着炸“黄雀肉”(糯米和着红薯丝)、鱼、扣肉、酿豆腐(将猪肉塞油豆腐内)。我根据不同食材,选择不同的火候,精工细作。很快,食香满院,以备款待四方客。


除夕那天,全家齐出动,各司其职。妻子和弟媳妇洗菜、切菜;弟弟负责炒菜,主理煤气灶;我负责蒸菜与汤菜,柴火灶上蒸笼,煤火灶上煲汤。厨房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其乐融融。


功夫不负有心人,团年饭准点开吃。当十二道菜呈现在餐桌上,父母亲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能给父母亲做一顿年饭,那也是对他们莫大的安慰。一家十口人围桌而席,举杯同庆,留住了原汁原味的年。


C事业群(宝科)  戴海龙  文/图

点赞(1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7 条评论

Wen Bin 2年前 回复TA

年是故乡美

玛卡巴卡💫 2年前 回复TA

满满的画面感,是啊!好像现在的我们丢失了很多的“传统手艺”,不过,我还是从作者的笔下看到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新年。回家团聚多累都是甜的

清清桃花雨 2年前 回复TA

似水流年恋故乡,
春节团圆聚衡阳。
杀鸡宰鸭显身手,
油锅下炸炊烟长。
男女老少齐出动,
精工细作馍菜汤。
年夜饭开合家乐,
举杯同庆敬高堂。
🎉🎉🎉👍🏻👍🏻👍🏻

木子明 2年前 回复TA

不少富士康人都从当初的“只管吃”到现在的“自己做”,父母都老了……

江克线 2年前 回复TA

年在故乡,故乡年味浓,为美文点赞!

甜心 2年前 回复TA

作者,你真是个人才,为你点赞,你写的文章惟妙惟肖,呈现了一个热气腾腾的年。

九零后文字 2年前 回复TA

年在故乡,很对!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