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广东佛山,它是岭南有名的富庶之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相信很多人对岭南的认知,都来自初中课本里苏东坡的这首《食荔枝》。可是呀,荔枝吃多了易上火。岭南气候四季不显,多湿溽、瘴气重,本就易生内热。对付上火,我们这些当地人自有“独家秘方”——凉茶。

我的记忆里,小时候每次在外面玩累了回到家,最开心的事就是喝上满满一大碗凉茶。

识文断字之前,爷爷、奶奶就教我们姐妹认识山间草药,了解它们的功效和用途。少不更事的我们不过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却将家里常喝的凉茶配方记得甚牢。

并不是将茶叶冲泡后放凉了喝就叫“凉茶”。广东人的凉茶,五花八门。按照主治功效和草药配方等分类,不下百八十种。像二十四味、罗汉果五花茶、夏桑菊、板蓝根等,市面上都很常见。还有很多不甚知名的凉茶配方,默默流传在乡野人家,例如:茅根竹蔗、钱冠草火炭母、玉米须马蹄、淡竹叶金银花……

离家打工多年,免不了熬夜应酬、伤肝上火,我的心中时时记挂着家里的那一碗凉茶。

爸妈都在外地工作,家里土地不过两三亩。爷爷退休后,不舍得让土地荒芜,学起了“五柳先生”,“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依时令种些花生、红薯、豆苗、辣椒……我最喜欢去爷爷的地里玩耍,偶尔帮他拔拔草、浇浇水、施施肥,更多的时候是捉虫子、抓雀鸟,或是躺在草堆上看高天流云……末了,随手在水边或山边拾一把药草,跟着荷锄的爷爷归家。

奶奶总会把我们采回来的药草分类,挑拣些合适的给我们煮凉茶。不一会儿,清淡的草药香飘满院落。那一刻,香味像是一只只五彩的气泡,在晚风中起舞,在夕阳下发光。

一碗凉茶下肚,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iDPBG(鸿观) 冯方/文  陈虎/图

点赞(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9 条评论

沙暖岭-李志刚 3年前 回复TA

说的哥们好心动,给哥们来点

驭风而舞 3年前 回复TA

在广东时间久了,不由得喜欢这种凉茶和煲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是没有作者这深邃的情感。

玛卡巴卡💫 3年前 回复TA

家乡的一切都是对长大后离家的我们最大的眷恋。作者笔下老家的凉茶,我心中的“甘草”都是小时候经常吃的药物,同样工作许久,也很想念那个味道

李秋彬 3年前 回复TA

冯方的文章很少,但每次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她总能巧妙逃脱作者写作时,过多着墨于亲情爱情友情的窠臼。散文之大者,趋于平凡归于文化,兼得文学性和叙事性,追求哲学审美和文化思考,而冯方的散文写作,正是对此日臻触及。就如这篇,她在地域凉茶文化中品味亲情,在境界上就高于一些作者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的文章。有时读她的文稿如同读出一个人的修养,她的写作构思,如坐在山巅之上,看路是细的,房是小的,水是亮的,总有出类之感。这种思考、写作方式,不是大学问者,也是饱学之士为之。听说她身出书香门第,观其文,真让人有不俗之感。

Quentin(生墨) 3年前 回复TA

喝过凉茶,但从没品得这般有滋有味,富有生活气息👍🏻

赵强 3年前 回复TA

点个赞,支持一下!

无悔 3年前 回复TA

比较喜欢广东凉茶,文友再次勾起我对凉茶的回味!

无悔 3年前 回复TA

曾在广东打工十年,很喜欢广东凉茶!

诗云 3年前 回复TA

此文短句较多,读来朗朗上口,就像广东凉茶,厚重而古朴。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