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注意到他,缘于一次莫名其妙的交流。
那天,雨停了,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缓缓念道:“雨后的天空,好像泪洗后的良心。”
“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个声音传过来。
我回头一看,一个嬉皮笑脸的男孩子映入眼帘。
从此,我开始留意他。他平时大大咧咧,做起事来却小心翼翼;数学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但英语不好,说自己是因为太爱国才学不好英语。老师有时对他很头疼,他却一直开开心心的,嘴里还不时冒出一些人生道理。
这样一个矛盾的人,在我带了滤镜的眼里,竟有几分帅气,外加几分才气。
我开始和他聊天。他说某某大学的开学典礼会放烟花,那璀璨的烟火就是他奋斗的目标。说这话时,他眼里闪着坚定的光。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被感染了。
而他,似乎也在注意着我。有一次,我因病请假去打针,回来已是晚自习时间,没有吃饭就来到教室。他拿出一袋面包给我,让我吃。我问:“你怎么知道我没吃饭?”他回:“因为我会算啊!”
他反应很敏捷。一次,一位同学调侃他说:“你干嘛看着我奸笑?”他很快反击:“看到奸人,当然要奸笑。”该同学无言以对。
他在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看上去,他确实有点疯癫。可是,难道只有我才懂他内心的坚定吗?
人就是这样,你越缺什么就越被什么吸引。我喜欢他的乐观、外向、机敏,他欣赏我的文静、秀气、善解人意。我们看向彼此的眼神里,都亮着一颗星星。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题目,一起吃饭,一起上晚自习,一起憧憬大学生活……在我眼里,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有了明快的色调。它们让我觉得,高中生活并没有那么枯燥和单调。
我和他的交往引来了同学们的议论,老师也找我们谈话——他虽然调皮,却是老师眼里的好苗子。我们的友谊似乎已经越界,成了很多人眼中考上好大学的障碍。
终于,我们渐行渐远。他又成了那个我未曾注意到的同学。我们各上各的课,各做各的作业,各自沉默,各自努力。
高考结束,我鼓起勇气,请他在同学纪念簿上留言。他写下一行漂亮的字:与其说是天意,不如说是命运。
我拿回纪念簿,不敢看他的眼睛。
呵呵,命运。是它对我们的青春做了一次了结,也让我释怀——我开始相信,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个美丽的水晶梦。
中央单位(龙华) 李勤/文 陈虎/图
青春的懵懂是一种美好的回忆,也是清澈不参任何杂质的。
年轻真好,朦朦胧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