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翻看朋友圈,小沈失眠了。
受疫情影响,小沈所在的小外贸公司一周三休,上班也无所事事。没有了订单提成,底薪用来糊口都有些捉襟见肘。
小沈的老板是个年轻的富二代,主要做借贷生意,这间仅有十几名员工的外贸公司只能算是他副业中的副业。所以,一个季度颗粒无收,依然不影响老板朋友圈里的享乐人生。他最近发的一条动态,还在抱怨粤菜馆的早点一打包就“失去了灵魂”。小沈一看,那家菜馆是人均消费近千元的“土豪”餐厅。
与小沈相熟的会计同事是位临近退休的老大姐,她朋友圈秀出的土豆牛腩图片又“戳”了小沈一刀:他连肉都快吃不起了。小沈接着往下划 ,结果更刺眼的来了——前女友分享了一首英文情歌,配文是“嫁了,嫁了”。图片里晒出的钻戒,一看就是他买不起的样子。一年前“被”分手的时候,小沈虽然嘴上说着“祝你幸福”,实际上心里咬牙切齿地盼着女友后悔。结果如今女友痛快嫁了,他仿佛还停留在原地。
想想自己已经过完三十岁生日,还一事无成,没房没车没存款。最关键是没老婆,连个回归家庭的借口都找不到,小沈感觉更加辗转难眠。他时常反思,自己到底是怎么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当年他本科毕业后一心考研,结果两年没上榜,最后不得不在家人的催促下找了份工作,可入伙的创业公司像个草台班子,没有五险一金不说,还经常需要半夜加班。靠着“熬得住就是元老”的信念,小沈坚持了三年,但经手的几款产品都没有起色,最后他实在撑不住,逃回了老家。后来,小沈听说那个不起眼的小公司已经被阿里收购,员工也都被吸纳,工资翻了好几番。小沈深感错过了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但又抹不开脸回头,只能安慰自己还年轻,来日方长。
但老家的就业机会少,小沈在网上投的求职简历大多石沉大海,无奈之下他进了现在的小公司,上班摸摸鱼,下班打游戏,浑浑噩噩地过了几年,工资基本全数上缴给了游戏公司和P2P平台。如今猛一抬头,小沈发现身边人个个事业有成,朋友圈里每个人的生活都光鲜亮丽,似乎只有他是那个loser,要面对惨淡的人生。
都说三十而立,小沈却感觉自己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没有任何方向。
在我看来,学霸确实优秀,但看多了他们的优秀也不会给学渣增添任何技能,反而徒增焦虑。对小沈来说,现在最关键的,不是诗和远方,而是眼下的苟且。疫情之下,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眼下的这份工作也岌岌可危,老板再有钱也不可能长年累月地亏钱做慈善。如果不想回家啃老,小沈现在该做的不是“抬头”,而是“弯腰”,先生存,再谈生活。
至于朋友圈里那些让人眼热的成功人士,也许确有蒙祖辈福荫、赢在起跑线上的,但肯定也不乏拼过命、熬过苦日子的,最不济也是懂逢迎拍马、会钻狗洞的。小沈这是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不管小沈是想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就,在钱、权、名、利上突破自我;还是想认清平淡生活才是真、坦然面对“平庸”的自己,都需要先沉淀下来。
三十岁不是一道高高跃过就能鲤鱼化龙的金门槛,但同样也不是一旦戴上就终生潦倒的铁镣铐。我身边也不乏临近中年才认清自我、重新出发的成功案例。
闺蜜小莹三十二岁时放弃了体制内的安稳工作,毅然转行投身于火热的IT行业,成了一名“前端狗”,目前就职于杭州某私企,年薪近20万,目前也算是姐妹圈里有房有车有狗的“人生赢家”。为了让这次180°的转行“平稳着陆”,她准备了整整两年。
虽然数学功底不错,但因为所学专业和计算机毫不沾边,小莹先是从公司IT部门的同事身上取经,到有了一定基础、能甄别出所谓“大牛”的实力高低不至于被骗后,她才报了一位知乎大神的网课。刚开始向IT公司投简历时,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小莹得到的面试机会并不多,还经常被面试官质疑能力不足,后来凭借屡败屡战的精神,才在一家初创公司扎下了根。但过了这道坎,她的路就越走越宽,和同事合作完成几个重要项目后,她被隔壁大公司挖角,算是实现了月薪过万的“小目标”。
不过,想当程序员,自然要熬得住996。哪怕是现在,小莹也曾向我吐槽过“IT狗不配拥有8小时睡眠”。但你要她再选一次,她还是会选择同样的路。
不管是发愤图强还是安于现状,都要付出代价,但如何选择并不是抢答题。三十岁不是加速键,不要匆匆忙忙做决定,然后再花半辈子时间后悔。先把眼下的坎儿安稳度过,以后的人生马拉松还很长呢。假如小沈迫不及待想要立地成才,我可以给他一个建议:不如先放下手机试试?
龙华园区 邴雪
现在多少年轻人三十而不立?焦虑、羡慕他人皆无用,还是老老实实提升自己吧
年轻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不如放下杂念,做好眼前的事😃
这不该称为鸡汤,而是针对怨天尤人病症的药汤。“放下手机试试”,脚踏实地去做。累了,也可拿起手机——看看富士康人小程序。
很多人还没觉得自己30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