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5月,我被分配到富士康深圳大浪英泰厂,从事CNC程序设计工作。
负责带我的是一位开朗爱笑的小姐姐,大家都喊她平姐。初见平姐时,她正右手灵活地操作鼠标,左手在键盘上翻飞,电脑上的操作画面快得让人眼花缭乱。羡慕之情油然而生的同时,我心中也憧憬着自己以后能像平姐一样厉害。
由于没有任何程序方面的基础,我只能从最简单的CAD画图学起。好不容易画完了,一检查发现,要么孔的位置不准,要么指令操作错误。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助感让我十分迷茫。有一段时间,我每天晚上都梦见自己在不停地画图、找错误……
“画图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平姐耐心地教导下,一周后,我开始进入状态,绘图的速度和质量都有所提升。为了更快掌握工作技能,我经常利用就餐和下班的时间学习,一看到电脑有空档,马上凑过去练几把。要是遇到平姐和前辈们正在设计程序,我就赶紧坐在一旁观察,留意她们的操作技巧,用心记笔记。等有机会了,自己再多试多练,或向她们请教。
终于等到自己独立设计程序的时候,兴奋之余,我又有些担忧,每天上班都提心吊胆的。当时,办公室楼下就是CNC加工现场。有时候,我正设计着程序,猛地听到楼下传来“砰”的一声,立即被吓得半死,甚至握着鼠标的手也有些颤抖。
是不是自己的程序有问题,导致了加工异常?
来不及多想,我一路小跑到生产现场,心惊胆颤地站在旁边,既不敢跟加工师傅打招呼,也不敢靠得太近。
加工师傅正忙着找异常原因、打扫“战场”,以及检讨工件的修复问题。等他们忙得差不多了,才注意到呆愣在一旁的我。有时,他们会挥挥手说:“没你的事,上去忙吧。”可如果是我设计的程序导致了异常,他们准会黑着一张脸说:“你这程序怎么做的?都不检查吗?今天这把刀具可是刚领的,一下子就被你报废了,你可真厉害!”
我羞愤交加,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一句话也不敢说。加工师傅心软了,将CNC程序设计图纸递给我,口气缓和下来:“上去好好检查一下问题在哪,下次可不要再犯了。”
彷佛得到赦令的我赶紧双手接过图纸,逃回了办公室。吃一堑长一智,后来,我设计完程序都会认真检查,尽量避免出错。
与此同时,为提升程序设计能力,降低出错率,提高加工效率,公司安排了模具知识培训。经验丰富的模具师傅带着我们到加工现场,一边认识各种模具,一边详细解说模板中的孔、槽的功能和用途。公司也非常注重质量知识的培养和学习,比如大力推行QCC品管圈活动,利用小品、话剧、说唱等方式展现改善的过程和结果。
在公司和各位主管的培养以及磨练下,我刚上班时的忐忑不安早已不复存在,工作技能日渐娴熟。慢慢地,我从一个懵懂的初学者变成了别人口中经验丰富的师傅。1999年,我还被公司委派到昆山培训中心担任了半年的CNC程序助教。
在之后的职场生涯中,每每在工作中遇到瓶颈或困惑,我都会想起初入职时主管的谆谆教诲——“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每一次都把事情做好”,想起和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成长的难忘经历。这些温暖的入职初体验,是我不断成长和进步的精神动力。
B事业群(昆山) 肖红霞/文 蒋朝云/图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