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日,我换肾后第一天复职上班。有一个陌生号码请求加我为微信好友,我通过了。她说自己叫小洋,并开门见山地告诉我,她在华西医院签署了器官和遗体捐赠协议。
这让我非常震惊。她是位什么样的女子,为什么要捐献器官和遗体?为什么要对我讲这些?好奇心驱使我继续和她交流。她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到过鬼门关的人,是无法理解她的,也不可能成为她的知音。
原来,她知道我是一个刚刚接受过器官移植的人,相信我能理解她。
我约她下班后共进晚餐。下午6:00,我如约来到她公司的办公楼下。第一眼看到她,我发现她的模样与微信头像判若两人:头像上,她留着学生头,头发乌黑,牙齿雪白,眸子清澈明亮,满脸自信,充满青春与活力;而眼前的她,长发枯黄,中间夹杂着银丝,面容蜡黄憔悴,目光呆滞,眼角有很深的鱼尾纹,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和她一起走路时,她有些上气不接下气。怕她受累,我就近找了家餐厅,选了个清静的角落,点了几个家常小菜,和她边吃边聊。
她说话低声细语,语气平静,彬彬有礼,看得出来有很深的修养和学识。原来,她是985高校毕业的高材生,今年32岁,英语八级,勤奋上进,本应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天意弄人。一年前,她在华西医院查出乳腺癌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肝、胃,每月化疗要花费8000元。为给家里减轻负担,她选择继续上班,每月工资刚好够化疗费。
她说,人生在世,早晚会灰飞烟灭。但她还有太多牵挂:对生她的人,她还没尽孝;她生的人,还没长大;她爱的人,不能陪伴终老……说着说着,她用牙齿咬住嘴唇,泪眼婆娑。我鼻子一酸,泪珠在眼眶里打转。
这似乎是一场人生的告别,也是我第一次和一个人面对面地探讨生死话题。我想,这些话她应该是第一次对外人说起……我默默听着,不知道如何安慰她,只是递给她一叠纸巾,示意她擦掉脸上的泪水。
过了好一阵,我们的情绪才稳定下来。我开导她,人生的价值其实不在于生命的长度,而在于生命的宽度。人活的是一种精气神,要忘掉自己是一个病人,每天快乐地活着……我们聊了三个小时,最后,我叫了辆滴滴,把她送回了家。
从那以后,我经常关注她朋友圈里的信息。过去一年里,她在华西医院住过四次院,分别是肺部感染、心肌炎、急性肠胃炎、大出血。用她自己的话说,每次都差点挂掉,在阎王殿门口逛了一趟又回来了。
她还在朋友圈发布和老公、儿子外出游玩的幸福时光,以及工作上的收获与喜悦。每次,我都会给她点赞或者留言,鼓励她好好生活,保重身体。我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她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人在默默关注着她,为她祈祷。
受她的影响,我也做出决定:到离去的那一天,我会像为我捐肾的17岁不知名少女一样,把有用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希望更多的人真诚善良,彼此温柔相待,将爱薪火相传。
iDSBG(成都) 贺林/文 蒙春梅/图
人生真谛,完美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