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每年都会种黄豆。
每年阳历7月初,全家人齐上阵,在门前屋后刚割过麦子的地里播种黄豆。这项工作,要好几天才能完成。
黄豆比较娇贵。7月底,天干少雨,闷热难耐。这个时候正是黄豆生长的关键时期,要给它们锄草,早晚还要浇水。
到了8月中旬,雨水渐多,黄豆长得很快。9月中旬,黄豆的长势越来越好。黄豆叶是很好的猪饲料,每到放假,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去地里撸黄豆叶。一个周末的下午,母亲和两个姐姐每人背着一麻袋、提着一挎篮黄豆叶回家,而我的挎篮里只有半篮黄豆叶。母亲以为我偷懒,吓唬我说不准吃晚饭。回到家时,我从挎篮里倒出来一只胖嘟嘟的灰兔子。母亲不再怪我偷懒,那顿饭我吃得特别香。
10月中旬,黄豆成熟了,我们要赶在雨季到来之前把黄豆收割完。割下来的黄豆棵要放在田里晒上几天,待晒透了再运回家。
晒干的黄豆棵铺在院子里,趁着好天气,人工捶打、脱粒。用簸箕簸去黄豆粒里的杂质和灰尘,就可以晾晒了。饱满的黄豆粒,铺在塑料帆布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留好来年的豆种,剩下的黄豆就可以自由处置了。每年新黄豆上市时,就有商贩开着三轮车走村串户换大米。在所有的杂粮里,只有黄豆跟大米可以一斤换一斤。父亲用黄豆换回一袋大米,一家人就可以改善一段时间的伙食。第二天早上上学,母亲把两斤黄豆塞进我的书包,让我去表哥家换两斤豆腐——表哥家在村小学旁边。回家吃早饭时,我们就把豆腐带回去。那一天的时光特别漫长,终于熬到放学,我迫不及待地赶回家,直奔厨房。看着锅里香喷喷的米饭和灶台上的豆酱炒肉、小葱拌豆腐,我口水直流。
冬天里,炒黄豆是我们最好的零食。每次母亲说要炒黄豆,我和姐姐便雀跃不已,帮她生火、洗锅。一切准备就绪,母亲站上灶台。她把烧红的铁锅再刷一遍,倒入我和姐姐精心挑选的黄豆,不断翻炒。在“嘭嘭”的炸响中,黄豆炒好了。我和姐姐急不可耐地去锅里抓黄豆,却被烫得连连甩手。等炒黄豆冷了,母亲往我和姐姐的书包里各装一些,让我们上学饿了时当零食吃。母亲不知道的是,刚到学校,这些炒黄豆就被我分给了同学。
在外打工的日子里,每年春节,我都会想办法回家过年——为了那一碗小葱拌豆腐,也为了那一捧香喷喷的炒黄豆。
iDPBG(鸿观) 尹和亮/文 蒙春梅/图
年纪大了再吃炒黄豆香是香,估计会崩了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