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每次看到余光中的这首《乡愁》,我总会想起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想起我的老父老母。
疫情爆发之后,我就没回过老家了。以往,腊月里、除夕前,如果公司放假早,我还能回去陪父母过小年,那是他们最开心的日子,也是我最欢喜的时候。每次,父母都会杀猪宰鸡、烹鱼卤肉,把小年过得比除夕还隆重。
去年十一期间,我终于难忍思乡之情,回了一趟娘家。车子在乡村公路上拐过最后一道弯,我看到了熟悉的房屋,还有站在屋檐下翘首盼望的父亲母亲。那一刻,我的眼眶红了,极力忍住才没有掉下眼泪——母亲定然不想看到我哭。
在家的那几日,我过得惬意又悠然,有一种游子归乡的安定感。“等咱们以后退休了,就来这里养老吧?”我笑着对老公提议,他连连赞同。原来,故乡的山水和风土人情,不止是我一个人向往。
父亲买了一头猪仔,每天精心喂养,就是为了在腊月里杀年猪。他嘱咐我们,年前一定要回去,到时候给我们多带点土猪肉。
临近小年,零星散发的疫情让我回乡梦碎。“爸,我回不去了!”我给父亲打电话,他有些遗憾,一边又安慰我:“没事,没事,明年再回来也一样的。等到杀了猪,我挑几块好肉给你寄过去,选最快的快递,路上坏不了……”挂掉电话,我有些难过——长大后,回一趟家竟然这么难。
那个周末,我买了满满一大箱零食、小吃,和公司发的相亲相爱大礼包、新被子一起打了包,又收拾出一袋不穿的衣服,加上几件新买的衣服,一起寄回老家。几天后,东西到了,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显得很高兴,因为很多旧衣服都是给他准备的,上山、下地干活穿这些旧衣服不心疼——上次回家,我看到父亲平日里穿的都是破衣服,柜子里的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他就是不舍得穿。
母亲也和我说了几句。她特别交代我们,过年时别乱跑,做好防护,看好孩子们,一家人要健健康康的。又说了一遍给我们寄肉的事:“过几天家里就要杀年猪了,到时候让你爸去镇上给你寄,家里养的猪,肉好吃,外头买不到……”母亲唠唠叨叨,我听着却一点儿都不嫌烦。
“现在,乡愁是一张核酸证明,我在这头,故乡说:你就在那头吧,别回这头。”看到手机上网友们改编的这首《乡愁》,我有点想笑,却又笑不出来。我想:即便没有疫情,像我这样远嫁他乡的人,又有几个能年年回到故乡呢?
iPEBG(济源) 欧阳海燕/文 陈虎/图
故乡是儿时无忧无虑的存在,是风筝那头的一根线,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因疫情影响,我们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但心中的家一直都在。愿疫情过后,常回家看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它或许真实存在,或许虚无缥缈,当年华老去,能够带着笑回忆!
深有共鸣,以前最想逃离的地方,现在不是想回就能回的故乡。不知道故乡的爹娘此时是否已经开始春播,有没有带水~哎,父母还在受苦我长大的含义又在哪?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故乡,它或许真实存在,或许虚无缥缈,当年华老去,能够带着笑回忆。疫情影响,我们回家次数越来越少,但心中的惦记一直都在,愿疫情过后,常回家看看
疫情之下的民生,近来也再次拜读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作品,心有感触。作者的再次创作深入民心啊
家是慰藉心灵的港湾;家是治疗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家是寒冷冬日温暖的阳光;家是远方游子的精神寄托,想家的感觉是甜蜜中带着忧伤。不能回家的日子,只能祈愿家里的亲人永远安康!
回不了故乡,割不断的乡愁,让人深有同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好文大赞!
回不去的乡愁,只盼疫情早日过去吧!让我们这些远嫁他乡的人能多回去看看老父老母
同感,我也快两年没回家看老爹老娘了,去年机票买了,一再改期,最终也没回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