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母亲好像总是拿着笤帚追我,而父亲常常沉默地坐在院子一角,静静地吐着烟圈。


在我出生前,双亲已经有两个儿子了。母亲拒绝再生,但是父亲还想要一个女儿。正巧,在另一个家庭里,一对夫妻想要儿子,却一连生了几个女儿。他们打算把最小的女儿——也就是我送人,然后再继续“拼”儿子。于是,两家人商量之后,我被父亲抱回了家,改姓易居,成了父亲的小女儿。


我的到来,让全家人欣喜若狂。小姨常说,我小时候被宠得不像样子。父亲经常骑自行车进城,买好水果、零食,悄悄地放在一个柜子里,用东西盖好。我放学回家后,习惯性地在柜子里翻找,总能惊喜地找到好吃的。等我吃完后不久,柜子里又会冒出新的吃食。当时,同村很多同龄的小伙伴还没有尝过香蕉的味道,我却已经有点吃腻了。


那时候,村里只有一户人家有电视机。有一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雪,家里人已经睡下了。我不肯睡觉,吵着要看电视。母亲正要拿笤帚收拾我,被父亲拉住了。父亲起身给我穿好棉衣、围上围巾,然后他穿起军大衣,把我整个儿裹在他的胸口,像袋鼠妈妈一样出门了。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没有任何灯光,我却看得见天上的云、远处的村舍和道路两边的树桩,以及还没有被人踩踏过的落满积雪的路面。


父亲怀抱着我,双脚有力地踩在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空中飞舞的雪花飘落在我的头发上。父亲一边赶路,一边帮我拂去头发上的雪花。我仰头看他时,他咧着嘴,幸福地笑了。最后,父亲敲开那户人家的大门,让我看到了电视连续剧。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与父亲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我上高中时走读,每天骑自行车回到家,早已饥肠辘辘。我进门一边往厨房钻,一边扯着嗓子喊:“妈,我饿了。”父亲看着我,不说什么,脸上似乎有些愠怒。


我快要高考的时候,母亲突发疾病,去世了。父亲在母亲的灵柩前涕泪横流,边哭边说:“你怎么就走了啊,孩子一进门就喊妈啊,你走了,她怎么办……”一时间,大家又红了眼眶。


再后来,我外出工作,在武汉安了家。我回乡想接父亲到武汉长住,被他拒绝了。他怕花钱,说什么也不肯来,我只能常回家看他。每次开车进村,我远远地就望见父亲坐在路边等。看到我们时,他咧着嘴,慈祥地笑了。


今年,父亲已经77岁了。曾经扛一袋小麦走路不喘气的他,现在已身体佝偻,步履蹒跚。每次回老家看他,想着天上的母亲,我总会有一种剜心之痛。在时光面前,做儿女的是多么无力啊。如果有机会,还是尽量多回家看看吧。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D事业群(武汉)  赵俊玲/文  陈虎/图

点赞(3)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 条评论

欧阳 1年前 回复TA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么让人感动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