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澜园区Fii-iPEBG事业群
C06栋1楼的自动化车间里
一台台精密设备正高效运转
一位年轻的工程师
专注地观察着机台工作情况
脸上不时露出微笑
他叫陈明
是深圳市龙华区骨干技能人才
也是Fii-iPEBG事业群的技术精英
其实,刚入职那几年
他还是一个自动化领域的“小白”
用了11年时间
他才完成这场华丽的职场蜕变
1994年4月
陈明出生于四川南充山区
一个普通的农家
他是家中独子
父母均为农民
一年到头辛勤劳作
供陈明读书
希望儿子能走出大山
陈明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一路发愤用功
于2011年
考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就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2013年9月
富士康来到学院招人
众多学子投出简历
陈明也在其中
他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
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顺利被富士康录用
成为学院
三十名成功应聘的学生之一
校招尘埃落定
陈明满心欢喜
不料,他迎来的却是
在富士康南通培训中心三个月的“淬炼”
从原先氛围自由宽松的校园
一脚迈入半军事化管理的南通培训中心
早起跑操、全天上课、定期理发
桩桩件件都让陈明倍感不适应
好在他身边有不少同学
大家互相安慰鼓励
陈明还经常打电话给父母
将培训感受讲给他们听
父母勉励他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此外
南培虽然管理严格
但伙食很好且免费
每月还有300元补贴
经过首周的“阵痛”后
陈明渐渐适应了这里的节奏
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个月培训结束后
2014年2月
陈明正式入职富士康观澜园区
被分配至当时的SHZBG事业群C05栋5楼
成为一名自动化非标机台调试员
第一天来到车间
看到那些陌生的非标机台
陈明一脸茫然
他以前在学校从未接触过这类设备
培训期间虽然学了一些理论知识
但和实际操作存在不少差距
面对这样的情况
陈明迅速调整心态
虚心向部门的前辈请教
业余时间则上网自学相关知识
没多久
他便顺利上手了
第一个月结束
陈明领到2700元的实习工资
自食其力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听说转正后还会涨薪
他更加干劲十足
2015年
陈明调至生技部门
他依旧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劲头
不断通过学习提升自我
2016年,他被任命为生技领班
时逢集团大力推动自动化
陈明抓住这个机会
积极参加集团内外部的培训
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提升专业技能
2018年
陈明成长为一名自动化工程师
开始参与专案工作
第一次独立主导专案的经历
他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对一条流水线的物料打包流程
进行自动化改造
然而
由于对生产现场不熟悉
陈明一开始设计的图纸
屡屡“翻车”
要么是现场作业人员难以理解
要么是结构根本无法实现
闹了不少笑话
“那时候我才明白,
搞自动化评估、设计,
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
陈明开始频繁往车间跑
虚心向生产作业人员请教
了解实际加工情况
每一次修改图纸后
他都会亲自到现场观察效果
再取反馈
再进行新一轮的优化
就这样
一个看似简单的小专案
陈明整整做了两个月
当最终方案成功落地时
来自生产部门的反响出乎意料的好
这也让陈明深刻认识到
自动化设计不能脱离现场
仅凭自己的经验盲目作业
此后几年中
陈明陆续参与了多个专案
他始终秉持初心
和团队成员共同努力
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代理组长孙泽
自2014年起便与陈明一起共事
在孙泽眼中
陈明勤奋好学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愿意付出
记得有一个晚上
车间成型段的自动化设备出现故障
晚班同事处理许久未果
导致物料堆积
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接到求助电话后
陈明二话不说
穿好衣服就赶回园区
直到凌晨两点
设备恢复正常运转
他才放心回家
自2021年起
孙泽与陈明多次一起参加外部竞赛
2021年9月
他俩参加广东省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竞赛
遇到从未接触过的一款数控机器人
为尽快熟悉这款机器人
陈明直到凌晨三点
仍在查阅资料、分析编程语言
这种拼搏精神
令孙泽佩服不已
在那次竞赛中,陈明获得三等奖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22年
陈明所在事业处工会
授予他“自动化技术精英”荣誉称号
2023年
他入选龙华区B类骨干技能人才
并获政府30万元奖励
2024年
在集团工会评优评先活动中
陈明被评为富士康之星——优秀基层员工
陈明(左5)获得富士康之星荣誉
陈明认为
自动化行业在飞速发展
技术迭代日新月异
自己需要持续学习
在专业领域深耕
他坚信
在智能制造的新征程上
每位基层技师的钻研付出
都将为集团的发展助力
此刻
自动化车间的机械臂在不停运转
像是集团万千基层员工忙碌的身影
作者:陶迎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