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收到一封来自公司的邮件。邮件说,员工生日当天,可凭身份证到园区食堂免费领取一张15元餐券,还可到蛋糕房领一份生日蛋糕。同事们都为这样的福利叫好。
我看着这封邮件,内心五味杂陈。
生日,我早就忘了。
父母的结合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父亲对母亲印象不错,但母亲根本不喜欢他。由于父亲工作勤奋、踏实、有前途,即使母亲并不认可他,姥姥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
母亲嫁给父亲的头几年,身体并不好,我无缘相见的哥哥还没出生就流产了。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母亲日渐康复,后来便生下了我。
父亲怕母亲操劳,劝她安心待在家里,并保证工资按时上缴、下班按时回家。母亲却把我寄放在姥姥家,跟别人学跳舞。虽说父亲下班后会顺路把我接回家,但直到深夜,我都看不到母亲一眼。
父亲把工资上交给母亲,母亲却将钱挪作他用,还总骂父亲挣钱少。父亲就请求公司将他外派,好多挣些钱。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一天天长大了。对于母亲的所作所为,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却无处诉说。
初中毕业后,母亲以方便我就近上高中为由,租了一间房子,又说贵重物品放在出租屋里不安全,转存到别人公司的保险柜里。
我反对无果,气得发烧,之后身体一直不见好。母亲又以我生病为由,开始和父亲闹离婚。她到处哭诉父亲对她不好,诋毁他有外遇不回家,许诺只要房子归她,她就一辈子照顾我。
实际上,是母亲一见到父亲就歇斯底里地喊叫,父亲想维系婚姻,不想我在吵闹中长大,才鲜少回家。
无论父亲怎么劝她、求她,甚至为此丢了工作,母亲都不理会,铁了心要离婚。父亲不得已妥协了。母亲却违背承诺,房本改成了她的名字,她签了离婚协议书、把钱卷走后就消失不见了。
父母离婚那天,正是我16岁的生日,而我最终也没等到她。最后,父亲将我带回了出租屋。
父亲一文不名,我病中休学,家中光景惨淡可想而知。父母离婚后,我病得更重了。将近50岁的父亲既要找工作挣钱养家,又要照顾我,疲累更难以想象。我病好了继续上学,又需要一笔花销。
我们就这么一年一年地熬着——熬到期房可以入住,却没有钱装修;熬到我上大学了,却只能申请助学金。一直熬到我大学毕业,上了班还清贷款,我和父亲才终于熬出了头!
生日,我早忘了。别人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而我的生日呢,却是被母亲抛弃!自从父母离异,我就再也没吃过生日蛋糕,更不想知道没有母亲祝福的生日蛋糕是什么滋味。
“今天不是你生日吗?去领蛋糕呀!”同事的话,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
“好,我去!”在同事的陪伴下,我走进了蛋糕房。
当我手捧蛋糕,听着同事为我而唱的生日歌时,久违的笑容回到了脸上。对九年来关于母亲的种种,我也终于释然了。
天津园区 杨彦君/文 林曼婷/图
写的真好,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