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感情?仅群星、夜雨、大雪、山风、云,还有自己知道。

群星阒寂时,给你写信;夜雨无声时,给你写信;大雪漫道时,给你写信;山风轻起时,给你写信;云舒云卷时,给你写信;想你时,给你写信。

                                                ——题记

2006年的暑假,我没有回家,在校外租了个单间。同在一栋楼住的还有几个计算机系的学长,其中一个就是余格。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是因为他的房间里每天都单曲循环《死了都要爱》,震耳欲聋。

我们几个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很快熟络起来,白天在出租屋里斗地主玩电脑,晚上爬到天台聊天吹牛。整个夏日的夜晚,每天都群星闪耀。万千星子成了我们的听众,我们笑,它们也笑,它们不睡,我们也不睡。

毕业聚餐的晚上,我们一路从饭馆奔跑回学校。呼啦呼啦的风,吹起我的网球裙。拖鞋“吧唧吧唧”敲打着没人的街,从最远的黑夜那里传来清脆的回声。凌晨两点四十五分,天空开始下起毛毛细雨。

我们在学校门口的第二根路灯下停住,大口大口地喘气,放肆的笑声盖住身边溪水的流淌声。昏黄的灯光随着迷蒙的夜雨一起洒落。他摸着我的头说:“做我妹妹吧!”然后,他低头抱住了我。那一刻的画面被定格在我错愕的眼神里,时至今日都没有褪色。

2009年的春节,我从深圳飞往云南,到余格的家——美丽的香格里拉过年。在信里,我描述这场旅行:“从云南回来也有段时间了,实现了坐飞机,去丽江,独自旅行,见你的愿望。10天的旅程不是很长,走过的风景不是很多,心情却一直无比美好着。在没去云南之前,我一直很好奇你的生活。去了之后,我才意识到,其实根本不需要所谓的了解。知道你住什么样的房子、在哪里上班、有新的朋友……知道以前不知道的又如何?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我们的初心,我们对彼此的尊重和依赖。我们依旧熟悉并且亲切。我们依旧喜欢对方,如同喜欢自己。”

2016年8月,哥离婚了,从云南一路散心到深圳。我带他去东部华侨城坐森林小火车。在信里,我回忆了这次短暂的相聚:“这不是普通的小火车,它是时光穿梭机,是7年前我们在普达措森林公园坐的观光车变身而来。它翻山越岭,风尘仆仆,夹着那时雪的香气,带着这里海的芬芳,跟你我在山海处久别重逢。以前在电话里跟你讲一些不好的遭遇,你总是说:很好,很好。我知道:这是希望和决心,以及‘放心,我一直都在’的意思。走的时候在想:我们再相见,会是多久以后?我不知道答案。答案并不重要。”

2023年8月,哥的父亲在广州中山医院因癌症去世。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跟他只匆匆地见了一面。我用写信的方式悼念余爸:“昨天去广州的路上,看见天上飘起许多的云,突然在想,他是乘哪朵云走的?不知道,感觉它们都很悠闲,跟他清淡的一生很像。他应该会跟着风,走遍四海。他知道终会跟家人相聚,所以离开的时候没有回头。他自由了,身心解脱。往后的日子,我们做喜欢的事,我们走很远的路,我们哭,我们笑。如果感觉有风,那应该是他在祝福我们。如同以往,看着后辈,笑而不语。在异乡离世的他,会不会认不得回家的路?不会,他一生从未慌乱过。真好。愿我们都能活好此生。”

这是毕业后我跟他见过的第3次面,写的第167封信。17年来,那么多想说的话,从句发展成了段,然后是章,最后成了信。而这些信,大多如同在跟自己讲话。这86330个字,不仅仅是一场感情的见证,它们本身就是一场纸短情长。

龙华园区  宋真真/文  陈虎/图

点赞(15)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2 条评论

Frank 9月前 回复TA

没办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驭风而舞 9月前 回复TA

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有一点淡淡的忧伤。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