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回老家,还是在三年之前。怀孕、生娃和疫情,让我回家的计划一直被搁置。

国内仍有零星疫情发生,母亲让我等形势好点了再回去。以后的日子很长,我却不想再等。老公理解我的思乡之苦,开始每天关注疫情形势。半个月后,我们带着大宝二宝还有外甥女,开启了南下归家之旅。

我们早上七点出发,一路上,孩子们都在吃喝、唱歌、看动画片。从河南到安徽,从平原到大别山区,从雾霾阴雨到晴空万里,也就是大半天的时间。十六岁的外甥女第一次出远门,她坐在副驾驶位置,前半程很安静,过了湖北,她便不时发出赞叹:“哇塞,这座山太美了!”“你看,那片云彩跟在眼前一样……”我带着大宝二宝坐在后排,孩子们跟着姐姐哇哇叫,再加上车载音乐,逼仄的车厢里热闹非凡。

我虽看似不动声色,但内心其实也很激动。一是离家太久,近乡情更怯,眼前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二来,毕业至今十年光景,我从未这么久不回家,也从未在这个季节返乡。故乡的秋天,应该比其他季节更美吧?稻子都收割完了吗?山上的栗子树,是不是硕果累累?八月炸、山杨桃之类的野果子,不知道还能不能摘到?从小长大的玩伴,他们都还好吗……

不到下午三点,就快到家了。路上,母亲给我打了两次电话,叮嘱我们慢点开车,注意安全,又问要不要给我们留午饭,还特别交待我快到家时给她打个电话。我和老公开玩笑说:“咱妈又开始啰嗦了,还没到家呢,就这么唠叨。”但在离家还有十分钟车程时,我还是乖乖地给她打去了电话,母亲一边说着“好,好”,一边大声对父亲说:“孩子们快到了,你出去看着些……”

山路弯弯曲曲。窗外的一草一木,逐渐变成我熟悉的模样。车子驶上最后一个大坡,我看到了老屋,看到站在院子前不断张望的父亲,看到拄着拐杖的母亲……车开到院前,我刚打开车门,还没来得及打招呼,母亲就一把将我推进车里,并关上车门。她朝我大喊:“先别下车,快把孩子抱好。你爸要放炮竹了,莫要吓住孩子们!”话音刚落,就听车外发出“砰砰砰”几声冲天炮似的巨响,紧接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了起来。我这才想起,老家有在迎接贵客时放鞭炮的风俗。

孩子们都很兴奋,根本没有被鞭炮声吓到。放完炮,我们下了车,孩子们一一问候过外公外婆,便从后备厢里翻出玩具、水枪,在院子里撒起了欢。几年没见,母亲更显苍老,我甚至有些不敢直视她沧桑的脸,便让老公看着孩子,自己从车上一点一点往外搬东西。“这是给你买的吃的,这是走亲戚要带的礼,这是给我爸买的酒……”我一一向母亲介绍,她呵呵笑着,说:“不急着收东西,先歇歇,灶上给你们炖了腾鸭汤,先喝一碗不?”——不管什么时候到家,父母都会炖一锅新鲜美味的土鸡汤或者腾鸭汤等着我们,这似乎已经成了家里的传统。

一路颠簸,本没有一丝食欲的我,却在走进厨房的那一刻,很想尝一尝那久违的味道。喝一口汤,深吸一口故乡的空气,我想笑,又想哭。

iPEBG(济源) 欧阳海燕

点赞(1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11 条评论

Frank 3年前 回复TA

故乡不止于一块土地,更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这种心情一旦被唤起,我们就已经回到故乡了。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