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覃鹏的人,有时叫他覃三多。


哪三多?待过的岗位多,跨界的次数多,掌握的技能多。


1989年出生的覃鹏是广西桂林人,2006年中专毕业,于当年5月18日入职深圳富士康,现为观澜iPEBG先锋制造一处金加厂生产课长,2022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入职16年,他从流水线跨进办公室,从作业员蜕变成课长,从“文”转行到“武”,先后做过普工、物流员、数据统计员、线长、文宣干事、成本核算员、技术员、组长、生产课长……


在富士康的许多岗位上,覃鹏都留下了自己的传说。

 

想当官


覃鹏急了。


入职以来,覃鹏做过作业员、物流员、数据统计员,就是与“长”字无缘。不想升职的员工不是好员工。眼看着熟悉的兄弟们纷纷升官,覃鹏也有些按捺不住。


趁课长到车间巡线,覃鹏跟在后面,开口就找课长要“官”:“我想当线长!”课长看了看这个愣头愣脑的小子,严肃地反问:“你知道QC是什么吗?”别看覃鹏看上去像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一颗心却在猛跳,仿佛要从胸腔里蹦出来。这个问题一下子戳到了他的软肋,他连连摇头。课长气笑了,丢下一句:“等你学会了再来找我。”


这次折戟让覃鹏认识到:多一项技能,多一个机会。此后,他开启了疯狂充电模式。在车间,他一有机会就向老员工学习制程操作手法,找IPQC请教品质管理知识,悄悄观察线长如何安排工作、处理异常。


机会很快降临。SHZBG事业群iPEG表面处理厂要在作业员中选拔一名储备干部,候选名单上有40人,覃鹏名列其中。厂里将这批“潜力股”集中起来开展培训,第二天就搞了个“突袭”,组织参训员工考试。考试成绩出炉,覃鹏高中第一名,成为唯一的合格者。2008年11月,他如愿成为一名线长。


2010年,覃鹏所在的冲压厂组建企业文化宣传团队,面向全厂招募文宣专员。此时,覃鹏已经在车间干了5年。看到招募启事,想尝一尝坐办公室滋味的覃鹏心动了。他大胆报名应征,凭借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面试时的出色表现和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最终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来到新的岗位后,覃鹏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写联络单。初稿完成后,这份语句不太通顺、标点不太规范的作业让主管直皱眉头:“东西写好了,你能不能自己先过一遍?”覃鹏愧疚地表示看不出问题,主管便一一给他指出来,告诉他写联络单要考虑哪些重点,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后来,这份联络单覃鹏至少修改了50次,才顺利过关。


覃鹏从这件事中吸取了教训,并逐渐在日常工作中摸索出公文写作的诀窍。这一“独门绝技”,让他在冲压厂声名鹊起。后来,冲压厂要举办一台晚会,申请经费的联络单由覃鹏执笔。当时,好几个兄弟厂部也在筹办晚会,最终,冲压厂第一个成功通过申请。兄弟厂部的文宣负责人纷纷找到覃鹏,向他取经,将他写的联络单视为不二范本。


这件事又让覃鹏悟出,“入门先站三年桩”。只有下足功夫,才能将技能练精,练到极致。

 

打白工


工作需要什么技能,覃鹏就学习什么技能。


覃鹏一向“抠门”。上初中时,覃鹏住校,每周的生活费是班上同学中最低的。他每顿都吃最便宜的菜,连两毛钱一根的香肠都不舍得买。他家种柿子,柿子熟了,覃鹏会带一些去学校,有时就用一个柿子打发一顿中餐。


意识到摄影对文宣工作非常重要,覃鹏“一反常态”,咬牙买回一台近万元的单反相机。一有时间,摄影门外汉覃鹏就扛着相机练手,还找来专业书籍自学。但他总觉得,自己拍出来的照片不够好,适应不了工作的要求。


有一天,覃鹏忽然想到,自己曾在观澜一家婚纱店拍过艺术照。他灵机一动,翻出老板的联系方式,给对方打电话,提出想用业余时间为婚纱店免费打工,以换取学习摄影技术的机会。这家婚纱店规模不大,老板第一次听到如此清新脱俗的要求,欣然同意。


周日,覃鹏带着心爱的相机来到婚纱店。店面虽小,五脏俱全。覃鹏兴致勃勃地在店里看摄影师拍照,一时手痒难耐,不小心按下了自己相机的快门,瞬间触发了现场闪光灯,当即引来老板的怒斥。


出师不利的覃鹏没有打退堂鼓。第二个周日,他争取到去玫瑰海岸观摩拍摄婚纱外景的机会。说是机会,实则是做苦力。当天要起个大早不说,覃鹏还要打包、搬运灯架灯具等各种器材,按照摄影师的吩咐布置场景、打反光板,拍摄完一组照片后收拾场地、整理道具……转换场景、拍摄下一个镜头时,再重复这些工作。


摄影师脾气不好。打光不到位,便会引来他一顿喝骂。覃鹏来不及介意,因为一天中只有在乘车和为新人补妆的时候,才能和师傅聊上几句。摄影师被覃鹏诚恳的态度打动,不时给他指点几招。海边的太阳威力无穷,几个外景跟下来,覃鹏晒黑了好几度,咧嘴一笑,一口牙齿便显得格外白。


打了一个又一个白工后,覃鹏的摄影技术大有提升。参加宝安区首届企业文化活动季手机摄影比赛,他荣获二等奖;在全国“外来青工风采”摄影大赛中,又斩获优秀奖。此外,覃鹏还拜师学弹贝斯,出师后,他加入冲压厂乐队,担任贝斯手。策划活动、登台演出、拍摄照片,样样拿得出手的覃鹏成了名人。

覃鹏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得到了主管与同事的认可。后来,覃鹏相继转行到成本核算和自动化部门,对这个毫无经验的新兵,两部门主管都表示热烈欢迎,还提拔他做了组长。

 

放大招


隔行如隔山。从“文”到“武”的转型之路,困难重重。但覃鹏却如一匹黑马,在冲压自动化领域一战成名。


2013年,覃鹏离开成本核算岗,担任自动化自主设计研发组长,负责冲压厂自动化治具的设计、开发与维护。在转行之前,覃鹏就拿出学摄影的劲头自学CAD制图。他在画图网站付费买课,边看教学视频边用软件依样画葫芦。原来的电脑配置落后,画图一秒钟常常会卡顿十分钟,覃鹏急得满头大汗,甚至狂砸鼠标解气。不得已,他花费1万多,买回一台新电脑。


担任自动化组长后,为了补短板、找差距,覃鹏连买带借了一堆机械设计、设备开发方面的专业资料。不过,最让他入迷的,是课长借给他的一本3D机械设计教程。他每天带着这本书上下班,一有空就看书琢磨,以至于走路时思考太入神,直愣愣地撞上了迎面而来的行人。碰到设备出现疑难杂症,他在机床旁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除了自己反复钻研,还放下面子,一次次地向同事请教。


在冲压厂,冲床废料的收集一直是“老大难”。当时,冲压车间一共有200多台冲床,机台每工作半小时,作业员就要从里面铲出废料。一桶废料装满后,再由两到三名员工将满载最大重量500斤的废料桶推到指定地点。这样操作,浪费人力不说,有些废料边角比较锐利,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冲压厂一直致力于废料收集作业的自动化。但自动化单位之前的尝试被冲压厂认为“效果不好,成本太高”,以致他们不肯再碰这个难题。


覃鹏觉得,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时候到了。他决心打掉废料收集自动化道路上的这头“拦路虎”。


他泡在车间,观察各类型号冲床的结构、测量收集冲床尺寸数据、反复研究之前的方案。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覃鹏认为,可以设计一条自动传送带,将废料直接传送到指定的收集位置。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覃鹏费尽心思做出了1.0版本的传送带,但在运转过程中,小件废料会陷进卡槽,使传送带出现卡滞。通过不停地试验、改进,最终,覃鹏在卡槽上加焊挡板,解决了传送卡滞的问题,实现了最初目标。经过测算,自动传送带投入使用后,每班次可节约5—6个人力。长达40米的传送带,成为冲压车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套通用型传送装置与废料收集装置,后来还获得先锋制造总处自动化生产技术成果发表大会第一名,并于2018年成功申请到2项国家专利。

 

栽跟头


2018年,覃鹏调入金加厂担任自动化组长。没多久,他就栽了个跟头。


起因是,C06栋4楼金加车间的第一个工站,也是全车间唯一的一台装夹机报警。CNC机台加工前,系统会探测装夹直线度和平面度,如果装夹精度不够、探测到的数据超出公差范围,CNC机台就会报警,物料便无法加工。解决的办法,是把装夹精度控制在0.03mm,这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一半,难度非常大。


事发车间没有专业的检测仪器,必须将装夹机的问题部件送到位于C05栋5楼的开发单位检测。即便没有检测出问题,仅一拆一装便耗时3—4小时。作为自动化组长,督促维修单位解决故障是覃鹏的职责,时间拖得越久,对生产的影响越大,覃鹏坐立难安。这天,他工作了一个通宵,整个晚上不是在车间就是在检测室,直到次日早上7点问题解决后才回家,匆匆洗个澡又赶回公司开早会。


由于机台故障,当天的生产排配只完成了70%。早会上,厂长尹浩大怒,当众点了覃鹏的名,还拍了桌子:“覃鹏,你到底会不会搞?一个问题,居然要弄这么久!”又愧疚又自责的覃鹏,当场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注意效率。


金加厂计划上马一个镭射制程自动化专案,但由于成本太高,久攻不下。覃鹏觉得,这是一个“将功赎罪”的好机会。他主动接下这个专案。画好了图纸,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获取最经济好用的材料。为了提高效率,他用上了现有的全部资源,甚至利用自己曾经的名人效应,厚着脸皮找兄弟单位要材料。发现此路不通,他又另辟蹊径,带上团队兄弟到废料场“淘宝”。


项目很快取得突破性进展,覃鹏将开发单位报价11.5万元/台的成本降至2000元/台。验证成功后,这个项目在金加厂正式导入,并推广到兰考等园区,创造效益高达500多万元人民币。


经此一役,覃鹏的能力得到了尹浩的高度肯定和称赞。之后,一有急难险重任务,尹浩就会想到这名爱将。同事们也非常认同厂长对覃鹏的评价。覃鹏为金加厂做的楼层布局CAD设计图,不仅成为本厂技术部门同事的学习标杆,兄弟厂部也有人慕名前来观摩交流。


2019年6月,表现突出的覃鹏被提拔为生产课长。

 


“覃师傅”


覃鹏的努力和进取,给妻子胡丽华带来了烦恼。


覃鹏家中有一台脾气不好的洗衣机,今年,它火气更大——经常开机一会儿就罢工。这台老爷机已经服役10多年,机身上有多处划痕,“皮肤”也早已不如当年“白皙”。想把这个大块头修好,要找维修店,搞不好还要抬进抬出,实在麻烦。丽华决定换台新机。


当时,覃鹏正在利用工余时间全力备考高级电工证。能取得这个资格,实属不易。2016年,覃鹏报考了电工证,有一段时间,他每个周日都在观澜园区上理论课,然后到宝安沙井一家职业学校实操,并通过考试拿到了电工操作证。去年,覃鹏继续报考中级电工证。这一年,他每周日都到集团龙华园区学习理论和实操课程,于今年3月顺利拿证。大受鼓舞的覃鹏决定向高级电工证发起冲击。


覃鹏珍惜每一次练手的机会。他买回一整套电工维修工具,将目光瞄准了家里的每一件电器。得知洗衣机故障,他立刻找出工具,将它大卸八块,发现是电路板出了问题。他在网上花30多元买回一块电路板,鼓捣了一阵子,将机器组装好。当晚,眼看着就要寿终正寝的洗衣机又勤勤恳恳地上岗了!“我只是想换台新洗衣机而已,为什么这么难?”丽华哭笑不得。


得知覃鹏成了业余电工,同事们乐坏了。家里有大小电器故障,他们都喜欢“使唤”覃鹏。有个同事家里热水器坏了,把覃鹏拉到家里,请他看看还有没有救。结果,覃鹏三下五除二就让它“起死回生”,同事一家又洗上了痛痛快快的热水澡。


覃鹏是一个随和的人。有一次,他在车间为机台做保养,忙得满头大汗,一身油污。一个新入职的员工以为他是车间作业员,让他帮忙拉物流车。覃鹏一点也没觉得被冒犯,乐呵呵地按照对方要求完成了任务。厂部维修单位任务很重,修机的同事们常常忙得团团转。维修进度慢,会影响生产排配的达成。拿到电工证后,有时看到机修同事忙不过来,覃鹏就挽起袖子上去帮忙,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也是一名机修员。

 

多年的奋斗,让覃鹏从“三多”变成了“四多”。


2013年,覃鹏取得西南交通大学在职大专毕业证。后来,他又通过工会“一技一证”专案,于2017年报读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2020年顺利拿到毕业证。2020年11月,覃鹏被评为龙华区优秀技能人才(C类),拿到3万元奖金。2021年4月,他被龙华区福城街道授予“优秀职工”称号、获得深圳市五一劳动奖章。同年10月,他当选为福城街道兴富社区“奋斗之星”。2022年4月,又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覃鹏一家人的生活条件也在持续改善。2015年,覃鹏夫妻在老家建了一栋时尚大气的三层小洋楼,还买了一辆10多万的小车。去年,他们又在桂林首付14万,购入一套145平的大房子。丽华是不折不扣的贤内助,全心全意支持覃鹏。他们的大女儿熙悦今年9岁,曾经是留守儿童,如今已经在深圳上小学。小女儿熙卓也有2岁了。两个孩子非常崇拜爸爸,在覃鹏登台接受“奋斗之星”颁奖时,姐妹俩在台下一直拍着小手鼓掌……


一切越来越好。与过去相比,现在的生活已经是繁花似锦。覃鹏坚信,未来,只要一直向前,就没有自己到不了的远方。

作者  蒋朝云

点赞(8)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5 条评论

@努力FD 2年前 回复TA

牛逼,好样的

神经蛙 2年前 回复TA

牛哇,我要是有这个钻研劲就好了

阿奎 2年前 回复TA

作者写得真好,风趣幽默,娓娓道来。希望人报以后多写一点这样的故事。

等雪来 2年前 回复TA

看完只想说,小伙可真是个狠人。简直全能啊,果然男人不狠,地位不稳

Wen Bin 2年前 回复TA

励志好青年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